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0篇
  14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01.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播种精度低、株距和振幅调整麻烦等问题,在现有马铃薯播种机的基础上设置了智能株距控制装置,当检测到播种机的行驶速度等信息发生变化时,将控制电液伺服阀实时自动修正液压马达转速,保证播种株距合格率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设置了智能重种漏种控制装置,当检测到的薯种信号多于1枚或未检测到薯种信号时,控制步进电机实时调整输送带及其薯种碗的振动强度,结果表明,实际漏种率ξls为6.4%~7.9%,实际重种率ξcs为8.2%~10.1%,较佳的允许漏种率ξly的设定范围为6.0%~8.0%。该智能控制马铃薯精密播种机有效地提高了播种精度和作业效率,提高了马铃薯播种机对不同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02.
正香茅草别名柠檬草,又称香茅,为禾本科香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60厘米,秆较细弱,呈丛生状,叶尖细狭长,株形潇洒蓬松,同时也具有观花的特性,其花期在早夏至秋季,花绿色,呈圆锥形花序。香茅草主要生长在我国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区,特别在台湾香茅草产业发展得较早。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均有种植,另外南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大面积种植。香茅草香味浓郁,特别是柠檬型香茅草精油有浓浓的柠檬香味,是非常重要的植物精油。香茅精油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医药、食品行业。本  相似文献   
303.
为选育优质抗稻瘟病保持系软华B,以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46和Pi2的优质籼稻H281作为供体亲本、以软华B为轮回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系谱选育法,聚合2个外源基因以改良保持系软华B。对性状稳定的改良株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稻米品质分析等。通过回交及多代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检测,获得以软华B为遗传背景且含有2个纯合目标基因的BC1F6群体2个、BC2F5群体2个、BC3F4群体2个。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回交世代改良材料在自然病圃均抗稻瘟病;育性鉴定结果显示,回交世代对不育系的不育度为52.7%~100.0%;农艺性状考查及米质分析表明,改良株系基本保留了软华B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特性。SNP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BC1F6的背景回复率为74.42%~77.77%,BC2F5的背景回复率为86.42%~87.75%,BC3  相似文献   
304.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育种材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参加 2022 年中鲜玉(北京)联合体东南区糯玉米试验广西横州点的 12 个糯玉米品种的 12 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斯达糯 54> 锐玉 926> 徽彩甜糯 1 号 > 苏糯 6 号 > 京科糯 2000GL> 佳糯 808> 彩糯 606> 荆恒18-1> 佳农 861> 金糯 1913> 美玉 18 号 > 苏玉糯 5 号。其中斯达糯 54 综合性状最好(r′=0.8593),锐玉 926 次之(r′=0.8080),徽彩甜糯 1 号第三(r′=0.7848),苏玉糯 5 号综合性状最差(r′=0.5806)。  相似文献   
305.
高效低损除杂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马铃薯的收获效率与收获品质,是助推马铃薯收获模式制定与收获装备研发与产业化进程的关键。由于不同马铃薯种植地区的自然环境等区域差异性较大,各地区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模式复杂多变,因此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除杂技术、装置结构和作业原理的需求各不相同。机械化收获除杂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该研究基于国内马铃薯种植农艺,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的马铃薯收获机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秧膜杂处理技术进行归纳总结,阐述薯土分离、薯秧分离、残膜回收及杂质清选等环节的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不同除杂装置的特点与技术指标。针对国内覆膜种植、丘陵地区土壤粘重等特点,指出制约国内马铃薯除杂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规范种植体系,研制适用机型与专用装备,农机农艺农信相融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等建议,以期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除杂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6.
在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将传统的茶叶生产模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茶叶产业的转型,产生茶叶种植管理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转变了粗放式的种植管理模式,为茶叶种植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阐述了生态理念下茶叶种植管理的内涵,结合当前茶叶种植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生态理念下优化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7.
针对现有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土秧杂分离效果差、伤薯破皮严重以及后续清选除杂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双筛薯杂分离、拨板摘薯、人工辅助分拣除杂、缓存集薯装包和随重渐降卸包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研制了一种装包卸包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该机具主要由松土限深装置、挖掘装置、双筛式薯杂分离装置、拨板摘薯装置、人工辅助分拣平台以及集薯装包卸包装置等部分组成。在阐述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双筛薯杂分离过程和拨板摘薯过程进行力学分析,明确了马铃薯运动轨迹和碰撞特征;拨板摘薯装置可实现薯秧脱附分离,降低损失率;缓存集薯装包与随重渐降卸包技术,可实现缓存和装包状态自动切换,确保不停机柔性集薯与减损卸包。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3.01、3.95 km/h时,生产率分别为0.39、0.51 hm2/h,伤薯率分别为1.68%和1.44%,破皮率分别为2.05%和1.71%,含杂率分别为1.75%和1.96%,损失率分别为1.56%和1.52%,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