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以橡胶树 PR107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乙烯气刺微割下的产量和胶乳生理变化。通过对气刺微割中不同乙烯浓度的产量和生理效应的分析,发现橡胶树 PR107气刺微割的增产效应与乙烯气体浓度并不成比例,乙烯气体浓度过高达不到增产效果。采用高浓度(超过60%)乙烯刺激割胶,会造成胶树生理亏缺,干含下降,产量不稳定。采用低浓度(<40%)的乙烯刺激割胶,胶树生理性状较平稳,胶乳干含稳定,且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2.
以常规的乙烯利刺激割胶(S/2d4)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乙烯气刺条件下不同割线长度(S/8Ud4、S/4Ud4、S/2Ud4、3S/4Ud4)割胶对干胶产量以及与产排胶相关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刺割胶可获得比常规的乙烯利刺激割胶更好的产量效应;气刺条件下采用3S/4Ud4割制初期产量增幅明显,但第2年时产胶潜力下降,对于高产稳产胶树采用S/8Ud4割制不仅可获得持续高产且生理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3.
割胶间隔时间对热研7-33-97胶乳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间隔时间割胶,胶树产胶与排胶的生理变化规律。[方法]以剖龄为2年的热研7.33—97胶树为材料,研究在不刺激的情况下采用不同间隔时间割胶其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间隔4d割胶的干胶产量最高,为42.22g;随着割胶间隔时间的延长,胶乳的黄色体破裂指数逐渐下降,胶乳的干胶含量明显增加,总固形物含量也逐渐增加;间隔4d割胶的胶乳蔗糖含量和镁离子含量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4.319、27.60mmaol/L;间隔2d割胶的胶乳无机磷含量最高,达到3.565mmol/L,但与间隔4d的处理差异不显著。间隔4d割胶的干胶产量、镁离子含量、蔗糖含量、干胶含量等都显著高于间隔1~3d的,表现出了高产高糖高干含的良好生理效应;间隔1d则表现出低产低糖低干含的不良生理效应。[结论]在生产上为热研7-33-97优良新品种制定合适的割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橡胶树高效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进行全面总结,为其他生产单位应用该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红卫队的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的7年(1999~2005年)生产性应用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对该技术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该项气刺微割新技术不仅可以省工省皮,而且使产量持续增加。尽管胶树排胶时间明显延长,但橡胶树体内的生理代谢反应亦表现正常,干胶含量仍较平稳。[结论]气刺微割技术是一项可行而又高效的新型割胶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5.
总结1965年种植的老龄胶园持续高产稳产的6条技术措施以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6.
微割对橡胶无性系PR107产量及生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微割制度「Mc5↑、Mc4↑、Mc3↑、Mc3↑.Mc3↑(M/2,M/2)」2a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烯气体刺激,在大幅度减刀的情况下,2a平均产量为对照(s/2d/3+ET2.5%)的101.2%-113.0%。微割主要是通过延长排胶时间而获得产量的。  相似文献   
27.
几个橡胶多倍体无性系产胶排胶生理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8.
巴西橡胶树胶乳高速离心后大致可分为橡胶粒子、C-乳清和黄色体3种组分,这些组分中含有约200种不同的蛋白质。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巴西橡胶树胶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相继展开。本文综述近年来巴西橡胶树胶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起始的关键酶,利用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得到一条橡胶树AGPase大亚基的类似序列,再以木质部cDNA为模板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得到AGPase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HbLSUI(GenBank NO:KJ02093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GPase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有AGPase大亚基保守结构域。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GPase基因在木质部和树皮中的表达量较高。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AGPase基因在不割胶、常规割胶和乙烯刺激割胶3种割胶强度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割胶和刺激割胶可导致该基因的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30.
由农业部农垦局主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牵头实施,由海南、云南、广东、福建农垦协同攻关的橡胶树d/5割制“948”项目,经过4年的研究和示范及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业已完成《橡胶树五天一刀割制技术要点》(试行)的编写工作,并已呈报农业部审核颁布。该技术要点的颁布实施,将规范我国橡胶垦区的d/5割胶技术,促进我国天然割胶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