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橡胶树气刺割胶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009年全国垦区气刺微割新技术示范的成效和经验,提出气刺微割新技术目前要解决完善配套研究、形成技术体系、产业化发展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橡胶树高产品种热研7-20-59的生理特性,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时设计适宜的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保证其高产稳产。[方法]以热研7-20-59、PR107、RRIM600等3个橡胶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胶乳生理诊断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的干胶产量及各项生理指标。[结果]3个品种的年株干胶产量、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蔗糖含量、硫醇含量从大到小顺序均为PR107、热研7-20-59、RRIM600,无机磷含量、镁离子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热研7-20-59、PR107、RRIM600。[结论]热研7-20-59胶乳再生能力强,蔗糖利用率高,乳管代谢活性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品种,可适当采用乙烯利刺激。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寻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33-97适宜的割胶制度,在充分挖掘橡胶树产胶潜力的同时又能保证胶树的安全。对热研7-33-97进行1/2阴阳线轮换与单阳线割制的比较。通过5年的田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在3天1刀的情况下,热研7-33-97优良无性系采用1/2阴阳线轮换割胶制度,其产量比单阳线割制增产10.6%,干含提高0.9%,死皮发病率下降0.5%。  相似文献   
54.
中国气刺微割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刺微割技术是应用在巴西橡胶树采胶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核心是乙烯气体高效刺激技术.刺激强度为每周期施用30mL乙烯,每月3个周期,进行高部位树皮短割线采胶。连续1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使得割胶效率大大提高,胶乳干胶含量保持正常水平,树皮产胶解剖结构、功能正常。长流胶是气刺微割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气刺微割是一种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橡胶树采胶技术。  相似文献   
55.
试验场微割技术试验小结(2007~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观察结果表明:20龄以上PR107采用气刺微割后,提高了产量和割胶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干胶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胶乳生理代谢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56.
橡胶死皮树胶乳中 Hev b3 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了RRIM600正常树与死皮树胶乳中小粒子蛋白Hev b3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死皮树C-乳清中的Hev b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树,但在全胶乳中的整体水平含量(用总固形物含量较正后)与正常树则无显著性差异,亦即死皮病实际上不能显著增加诱导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基以Hev b3作为死皮病发生初期的直接标志蛋白,则不能反映死皮病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的国内外科研现状;简述了刺激技术中气室粘合技术、充气设备和气室的进一步完善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气刺微割技术还须解决橡胶树割面规划、阳刀割胶和再生皮割胶,确定每年初次刺激和开割停割时间,以及气刺微割技术的生理基础等问题。  相似文献   
58.
巴西橡胶树胶乳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巴西橡胶树胶乳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氯仿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78.90%。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鉴定出46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90.15%。其中,τ-杜松醇、(Z)-金合欢醇、角鲨烯、环阿屯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等萜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β-豆甾醇、菜油甾醇、异岩藻甾醇等植物甾醇在橡胶生物合成途径甲羟戊酸途径中作为中间体或终产物。除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以外,几种萜类和甾醇都具有一定药用作用,尤其是角鲨烯,具有抗癌、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生理活性,目前已成为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9.
橡胶草胶乳蛋白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ris饱和酚法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胶乳蛋白质,并建立蛋白双向电泳方法.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横条纹较多,背景模糊,得到约446个蛋白质点;Tris饱和酚法提取样品双向电泳的聚焦效果较好,图谱显示约630个蛋白点,其中包括较丰富的低分子量蛋白.  相似文献   
60.
天然橡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限制胶乳产量的因素之一是排胶持续时间,如何延长排胶持续时间一直是排胶生理和割胶技术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割胶后乳管中能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使黄色体膜氧化破裂是导致胶乳在乳管中原位凝固的主要原因之一。硫醇是乳管细胞中的一类抗氧化剂,具有延迟胶乳凝固的作用,与排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硫醇的代谢途径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橡胶树硫醇功能以及模式植物中硫醇合成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硫醇合成途径关键基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