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宣汉县老君乡环境清幽、云雾缭绕、气候独特、土壤富硒,这些自然条件为老君香菇具有色、香、味、形奠定了良好基础.境内种植的香菇风味独特、肉质丰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健康有益物质,被誉为"食品皇后".2011年,老君香菇成功申报并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老君香菇已成为宣汉县增收致富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2.
罗勤 《江西林业科技》2003,(3):34-35,41
论述了全民义务植树是“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伟大实践,必将推动江西省义务植树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3.
罗勤 《蜜蜂杂志》2001,(11):22-23
蜜蜂白垩病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病害 ,对蜂群造成严重危害。自 1990年起 ,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蜂场开始发现蜜蜂白垩病 ,并迅速蔓延 ,全国各地的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受白垩病危害的蜂群 ,主要表现在蜜蜂老熟幼虫在封盖后死亡 ,减少了蜂群新生蜂的数量 ,群势迅速下降 ,不能维持正常的蜂群活动 ,严重的甚至弃巢飞逃 ,整群灭亡。虽然多年来广大的养蜂者不停地对此病采取预防措施 ,但始终不能根除。我县蜂群从 1993年开始发现蜜蜂白垩病 ,到1997年全县蜂群发病率达 4 0 %。发病时间主要在每年 2~ 4月和 7~ 8月 ,都是大蜜源的流蜜期 ,发病后不…  相似文献   
34.
我场是一九五八年建场的,现有正式职工130人,就业人员19人,茶园1800亩,其中采摘茶园1400亩。自一九八○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那种“端着铁饭碗,上着自由班,生产好与坏,与己都无关”的现象逐渐得到了扭转。一个争出勤,比速度,争超额,比质量的良好局面业已形成。两年来,茶叶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里除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其他条件的配合外,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是取得这一成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2009年春,海安县蚕种场和海安县土肥站共同进行了增效复合肥在桑园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6.
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蛋白(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s, VDAC)是线粒体外膜分布的重要蛋白,参与形成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控制线粒体内外的物质进出。以RLD拟南芥为材料,构建VDAC过量表达和抑制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初步探索VDAC在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信号传递途径中的作用。对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进行SA处理的萌发实验,发现VDAC影响拟南芥种子对SA的敏感性:过量表达株系种子对SA敏感,萌发率较低,而抑制表达株系种子敏感性较低,萌发率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信号传递的Marker基因PR1,发现在过量表达株系中,伴随VDAC水平升高,PR1上调;同样在抑制表达株系中,VDAC降低,PR1下降。由此说明,VDAC参与了拟南芥SA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37.
<正>1发病情况某山羊养殖场存栏黑山羊500只左右,羊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因放牧时天气乍雨乍晴,陆续有周岁以下的山羊出现精神萎靡,眼角有脓性分泌物,咳嗽,流清亮鼻液的临床症状。羊发病早期用替米考星治疗,效果较好,但病情随后出现反复,后期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8.
禽类输卵管的壳腺部和泄殖腔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管状腺被称作贮精腺,能使禽类精子在输卵管内暂时存活的能力叫做贮精能力。在家禽生产中,高贮精能力的母禽可以降低人工授精的频率,减少对母禽的应激,减少种公禽的储备,节省人力劳动成本。该文主要从影响禽类贮精能力的直接因素、外界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对贮精能力的影响做以综述,以期为禽类贮精能力的提高研究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