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9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掌握小兴安岭重点林区的食叶害虫种类及多样性情况。[方法]采用样方法对小兴安岭重点林区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小兴安岭重点林区发生的食叶害虫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观察到2 082只害虫,隶属于4目23科48属52种,优势种为17种,在小兴安岭重点林区的5种不同生境中,针阔混交林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最高,草甸均最低。[结论]该调查结果为制定国家重点林区的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首次对饶河大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了多样性调查,得出了大佳河自然保护区研究样地中有植物89种,隶属于62科78属。经计划得出样地中植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度指数阔叶林最高,均匀度以阔混交林最高,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度最高,分析了大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影响,为湿地植物保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3.
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共有86种,隶属于24科69属,其中优势种26种。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根据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保护现状,对于如何将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建议,为后续保护区的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74.
75.
‘贵妃’芒是海南三大芒果主栽品种之一,也是自然成花较难的品种,因此在产期调节生产中过度依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调控、过量使用果实膨大剂,果实品质严重下降。从改变树体管理、规范产期调节催花、果实合理负载量调控、改变肥水管理模式、壮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规范使用、果实适时采收指标确定与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系统地总结多年来在‘贵妃’芒果实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指导海南‘贵妃’芒生产,促进海南芒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了分析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粉昆虫与植物间的作用关系,了解传粉昆虫与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线路循环调查法、样地调查法、定点植株观察法等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传粉昆虫多样性进行了采样调查,明确了传粉昆虫种类与分布特点,对生态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对部分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传粉频率与行为进行观察.[结果]此次研...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幼龄胶树和香蕉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香蕉间作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间种香蕉3造后,最佳的经济间种模式为“间种双行香蕉模式”,香蕉折合亩产2820 kg,商品果率达91%,收益可高达 851.8元/亩,而单种胶园(对照)每年每亩平均需要投入管理费用673.1元。间作条件下,香蕉生长和果品质量未受显著影响,间作也有利橡胶茎围和株高的增长,增长量分别为10.3%和15.75%显著高于对照;“间种双行香蕉模式”不仅增加了种植者经济收入,还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土壤板结、促进胶树早产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8.
为选出适于海南北部地区生产的百香果品种,本研究自2018年起引进‘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大黄果’、 ‘满天星’5个优质主栽百香果品种(系),于琼北的澄迈县福山镇、海口市旧州镇和屯昌县屯城镇3个试验点开展试种筛选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品系)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果实品质指标测定进行适应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百香果生长状况均较稳定,‘台农一号’、‘小黄金’的抗病性、耐热性及丰产性较‘满天星’、‘大黄果’更强,‘大黄金’居于中等水平;‘小黄金’、‘台农一号’、‘大黄金’果重较大,其可食率约在40%,显著高于‘满天星’与‘大黄果’;其果肉蔗糖、TSS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总酸含量则低于其他品种;果肉VC含量以‘台农一号’最高,‘大黄果’居中,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满天星’、‘大黄果’固酸比分别为所有品种中最高(69.21%)和最低(51.23%)者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表现较好的‘台农一号’、‘小黄金’以及‘大黄金’3个品种,可作为琼北地区适宜生产发展的百香果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79.
目前我国菠萝产区已相继报道3种菠萝凋萎相关病毒(PMWaV-1、PMWaV-2和PMWaV-3)。通过建立这3种菠萝凋萎相关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 PCR)同步定量检测方法,为菠萝凋萎病毒的定性定量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根据这3种菠萝凋萎相关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水解探针,在优化PMWaV-1、PMWaV-2、PMWaV-3三重RT-q PCR反应体系后,以PMWaV-1、PMWaV-2、PMWaV-3 CP基因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初步建立了PMWaV-1、PMWaV-2、PMWaV-3三重RT-q PCR检测方法。其中PMWaV-1标准曲线为y=-3.283logx+39.02,其扩增效率达101.7%,线性相关系数R2=0.999;PMWaV-2标准曲线为y=-3.393logx+37.53,其扩增效率为97.1%,线性相关系数R2=0.998;PMWaV-3标准曲线为y=-3.171 logx+38.48,其扩增效率为106.7%,线性相关系数R2=0.996;这表明3种菠萝凋萎相关病毒质粒标准品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可稳定扩增,且线性关系表现良好,可用于后续试验。灵敏度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对PMWaV-1、PMWaV-2、PMWaV-3的最低检测线分别为99,98,868拷贝;重复性试验表明PMWaV-1、PMWaV-2、PMWaV-3三重RT-q PCR扩增曲线的标准差小于0.267,变异系数小于1.44%。这表明建立的三重RT-q PCR检测方法可快速、准确、稳定地定量检测PMWaV-1、PMWaV-2、PMWaV-3等3种病毒,为PMWaV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复合侵染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0.
分析比较主流绩效考核方法中要素评定法,目标管理考核法,关键事件考核法.360度考核法等4种考核方法的操作步骤,优缺点与适用性,以期找出适合的考评办法,有效的达到农科院所科技人员考核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