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中在分析海岸带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海岸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根据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特点, 阐述了红树林海岸、沙质海岸和河口湿地海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 并提出了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2.
台湾杉属的木材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杉木与峦大杉、秃杉与台湾杉幼材组织主要结构的数量及各自间的比值, 探索其种间和种内的关系. 从早、晚材管胞长度、径向宽、壁厚及腔径等比值以及各自纹孔的数量、纹孔口/纹孔缘的比较结果均表明:台湾杉与秃杉间的差幅,仅相当于峦大杉和杉木间差幅的1/10~1/2, 其中纹孔密度的差幅则约1/30. 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 在台湾杉和秃杉中的分布、密度等数量组成也甚为接近,其细胞长度差幅分别为±10、±4μm , 而在峦大杉和杉木中则分别相差50、28μm , 因此, 初步认为台湾杉与秃杉为同一树种不同种源的生态差异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3.
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模拟半日潮水,即设置每半日淹水2、4、6、8 h的4个时间梯度,每天2次,研究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水分和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桐花树幼苗水分利用效率增强,这有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各器官矿质元素N、P、K、Na、Ca、Mg、Fe、Mn、Cu、Zn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淹水胁迫促进了叶片中N、K及根系中P、K、Na、Fe的积累,但抑制了叶片中P、Ca、Fe、Mn、Cu和根系中N、Ca、Mg、Mn、Cu的积累。  相似文献   
24.
在潮汐模拟实验室中,设置每半日2、4、6、8 h的淹水时间,每天2次,即模拟半日潮,研究淹水胁迫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除地径增量以外的桐花树生长及生物量指标影响显著,每半日潮水6 h,桐花树单株平均生物量、根茎叶各部分生物量、叶面积、叶片数量、茎伸长都达到最大值,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根生物量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4~6 h是最佳淹水时间,与其他耐水湿植物相似,茎伸长和生物量分配转移是桐花树幼苗对淹水胁迫的一种主动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25.
台湾海岸防护林培育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岸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培育基础、营造技术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对台湾海岸防护林的保育与经营状况进行了概括总结,以期为海峡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木麻黄引种与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福建自 20世纪 50年代末营建大面积木麻黄防护林以来,沿海地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等方面论述了木麻黄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概括了近年来木麻黄防护林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木麻黄防护林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7.
台湾爱玉子研究现状与引种栽培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玉子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副产物之一,其隐花果内的瘦果通过加工可结胶为爱玉冻,是一种清爽可口、消暑解渴、低热量的纯天然冷饮食品,在台湾有着悠久的消费习惯和广阔市场。该文着重介绍台湾爱玉子的研究现状,对台湾爱玉子在福建省引种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美娟 《防护林科技》2002,(3):46-47,57
概述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在防御自然灾害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阐述了木麻黄防护林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以及对土壤的生态作用 ,并讨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几种木麻黄单宁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几种木麻黄单宁含量与种类、年龄、部位、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排序为: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na)>山地木麻黄(C.junghuhniana)>山神木麻黄(C.collia)>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鸡冠木麻黄(C.cristata)>粗枝木麻黄(C.glauca)>肥木木麻黄(C.obesa)>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不同年龄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短枝木麻黄和细枝木麻黄总多酚、可溶性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以及纤维素结合缩合单宁含量大体上以细根>树皮>小枝。随着离海岸带距离的增加,木麻黄小枝总多酚含量降低。木麻黄小枝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非常低,而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较高,这可能与木麻黄鳞片叶退化为小枝,纤维素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30.
短枝木麻黄在福建东山试点的种源试验结果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努阿图)和广东湛江种源,这些优良种源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