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7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北地区植被恢复与建设的原则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植被建设工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工程的植被建设中需遵循8项原则:统一规划与协调一致的原则;建设多类型植被,以地带性植被为主的原则;建设手段采用人工与天然相结合,以天然为主的原则;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以保护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种质资源,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以免灌溉植被为主的原则;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原则;多种繁殖材料相结合,以种子繁殖和天然“克隆”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整体功能非常脆弱,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很大。发展现代林业,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已成为当前林业的必由之路。林下经济就是建设现代林业和多功能林业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林下经济产生历史不长,相关研究和文献报道不多,所以,加强林下经济的研究和讨论,对于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退耕区主要树种苗木耗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盆栽方法,用LI-1600和SL20K天平对8种苗木的瞬时蒸腾速率和实际耗水速率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发现火炬树耗水速率峰值最大为56.5g.h-1,杏最小只有30.5 g.h-1,日耗水量的大小顺序为火炬树>绿宝石>婆枣>冬枣>核桃>花椒>黄冠梨>杏,白天耗水量占日总耗水量的93.8%-98.0%;8种苗木的蒸腾速率大小顺序虽然与耗水速率结果基本一致,但它们之间数值差别较大,如黄冠梨的耗水速率测定结果是蒸腾速率测定结果的3.77倍,最小的也达到1.65倍(火炬树);除花椒外,7个树种的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均达到了0.01水平或0.05水平的显著相关,除花椒和冬枣外,各树种的回归效果较好,特别是火炬树、杏、核桃,R2均在80%以上;但耗水速率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稍差,回归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4.
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22年生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与氮、磷养分转化相关的酶活性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混交后非根际土壤的脲酶、蛋白酶、磷酸酶活性比纯林提高50%~100%;但对于根际土壤,混交后杨树有所提高,而刺槐则有所下降. 说明混交后更有利于氮、磷养分的转化,并且杨树得益大于刺槐.  相似文献   
15.
柠条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小叶锦鸡儿成熟种子为试材,1/2MS培养基建立起了无菌苗,并取其茎段离体培养获得丛生芽及完整植株.探讨了种子不同的灭菌时间及pH值、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柠条试管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以0.1%升汞8min灭菌效果最为理想;微酸性(pH6.5)条件下,有利于柠条的增殖;MS+IAA0.2mg.L-1+6-BA0.2mg.L-1组合增殖效果最佳;MS+IAA0.4mg.L-1+IBA0.2mg.L-1为最优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密度效应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种群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方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大,播种苗侧枝萌发的时间向后推移,侧枝数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多数生长指标各密度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种苗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播种苗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0%、35%和25%,单株根和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根垫法分析杨树(刺槐)根系淋洗物对刺槐(杨树)根际微区养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浇刺槐根系淋洗物能提高杨树根际微区的NO3--N和NH4 -N水平,降低其N素养分亏缺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杨树根际微区N素缺乏状况;浇灌杨树根系淋洗物能提高刺槐根际微区的P素(尤其是非闭蓄态无机P)水平,降低其P素亏缺百分率,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兰考泡桐1年生苗木顶芽、侧芽和枝条为材料,经不同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电导率结果表明,电解质渗出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顶芽>侧芽>枝条,死亡先后顺序为顶芽>侧芽和枝条。引起上述各部位死亡的基点温度和冷冻时间分别为顶芽在-10℃条件下冷冻96h,侧芽和枝条-10℃条件下均冷冻120h。-15℃条件下顶芽冷冻72h,侧芽和枝条均冷冻96h。而自然条件下试验材料取样地在一些年份不具备上述冷害条件下仍出现顶芽死亡,其冻害可能不是泡桐顶芽冬季死亡的惟一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化强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混交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化强度高于纯林 ,其中硝化细菌数量及硝化强度、解无机磷微生物数量及磷转化强度尤为显著 ,幅度达 1~ 2倍。说明混交后更有利于氮、磷养分的有效化。并且在生长旺季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化活性最高 ,有利于树木的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20.
京郊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北京市郊区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求米草、荆条、孩儿拳头和细叶苔草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上层林分主要树种侧柏和刺槐的林下更新苗生态位宽度比其他植物种林下更新苗的生态位宽度低;林下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小,不同种群间对资源的竞争相对不剧烈,可采取人工措施改善树种的配置,促进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