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结香树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香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结香树茎段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WPM,幼嫩茎段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WPM IBA 0.2 mg.L-1 6-BA 3 mg.L-1,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 IBA 0.5mg.L-1,该研究结果为结香树的快速繁殖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73.
74.
为了研究比较不同年龄构树根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该研究以1 a、3 a、5 a生的构树根为试验材料,提取并测定了其槲皮素、刺囊酸、总多糖、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构树根药用价值越高,对于槲皮素和刺囊酸含量来说,雄株的药用价值比雌株稍高,对于总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来说,雌株与雄株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利福平对泡桐丛枝病幼苗形态和内源植物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利福平对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组织培养苗形态和内源植物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0,150 mg.L-1利福平处理30 d的患病幼苗均不呈现丛枝病症状,但PCR检测到100 mg.L-1利福平处理幼苗顶芽内仍有植原体存在.随着利福平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幼苗患病程度的减轻,幼苗顶芽内内源植物激素ZR含量逐渐下降、IAA含量逐渐升高.说明利福平对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内的植原体和内源植物激素变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6.
<正> 油松为松科常绿乔木,是我国华北及西北南部山区最重要的用材树种。适应性强,耐旱、抗风,根系发达,有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的作用,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其木材坚韧,富油脂,耐朽力很强,抗压力大,可作建筑、矿柱、枕木、电杆、家具等用材。油松苗期易感染猝倒病。用种子常规育苗由于分散、占地多。给病虫防治带来一定难度。用容器袋育苗。由于容器袋整齐排列在苗床上。相对集中,不仅省地省种,而且便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同时移栽后缓苗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7.
泡桐无性系的测定与选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泡桐31个无性系的生长、抗性和保存率的测定,分析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生长、抗性和保存率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据此选择出毛白33、毛白23、毛白08、和7401-3(3-1)四种优良无性系,为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采用高效液相色仪,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C18BDS,以pH4.0的甲醇-戊烷磺酸钠10mmol/L-三乙胺(10-90-0.2,v/v)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柱温30℃,在Waters248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273nm处,测定泡桐叶片DNA水解样中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泡桐叶片DNA总甲基化水平用5-甲基胞嘧啶占DNA样品中总胞嘧啶碱基的百分数表示。  相似文献   
79.
从苗木的生理特性变化方面对屋顶绿化树种白腊的适宜栽培基质进行抗旱性保水性能研究。从苗木生理指标大小推断出栽培基质的保水抗旱性优劣,以普通壤土为对照,在5种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中选择出基质(壤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1∶2∶1)为最适宜白腊生长的屋顶绿化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80.
以二乔刺槐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二乔刺槐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IBA0.2mg/L BA3.0mg/L,愈伤组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IBA0.1mg/L BA5.0mg/L,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 IBA0.4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