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目的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健康的敏感“指示器”,但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连续施用有机肥和石灰的响应规律及不同指标的敏感性仍不明确。  方法  本文选取中亚热带双季稻区的紫泥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连续5年施用有机肥或石灰后,土壤微生物“黑箱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和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活体微生物(PLFAs)组成的响应规律与差异。  结果  与对照相比,连续施用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提高37%、28%和44% ~ 59%,微生物多样性也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G?)的PLFAs绝对量提高了100%,但真菌类群的响应不敏感。相反,连续施用石灰5年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微生物熵和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11%和26% ~ 52%,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放线菌和绝大多数真菌类群PLFAs绝对量下降30% ~ 5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总PLFAs和细菌PLF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pH仅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导致细菌MBC、MBN、G?和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而施石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降低与土壤pH有关。  结论  连续5年施用有机肥、石灰后,土壤微生物指标分别表现为正面、负面响应。与“黑箱指标”相比,某些特定微生物类群(如G?)的敏感性指数值更高,在土壤健康评价中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2.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绿色思维模式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处置“三废”、管理原则和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促进了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革,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3.
混农林业作为集约型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之一,运用于石漠化地区有利于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修复。2019年7月,对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镇龙场村的玫瑰+大豆、玫瑰+苹果+大豆和玫瑰+玉米3种混农林模式样地中的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以玫瑰单作为对照,共捕获土壤螨类1 524头,隶属3目41科64属,以盖头甲螨属(Tectocepheus)和派伦螨属(Parholaspulus)为优势属。其中,玫瑰+玉米样地中具有较丰富的螨类属数,而玫瑰样地中具有较高的个体数量。土壤螨类在4种模式的样地中均呈明显的表聚性。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玫瑰+大豆和玫瑰+玉米样地上较高。4种模式下土壤螨类的群落相似性较低,表现为中等不相似。3种混农林模式样地中捕食性革螨均为r选择型,而玫瑰样地中捕食性革螨为K选择型。甲螨群落结构在玫瑰样地上为P型,在玫瑰+大豆样地上为O型,在其余样地上为G型。总的来说,实施玫瑰混农林治理模式可使土壤螨类数量和多样性增加,以玫瑰为主,与苹果、大豆或玉米混合种植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螨类多样性,其中,玫瑰+大豆的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4.
175.
饲喂系统已逐渐成为实现母猪精准饲养、提高生产性能、降低人工和饲料等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现有主流母猪饲喂设备和系统、饲喂模型,系统综述了基于饲料配比的线性规划法、目标规划法、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以及基于饲喂量的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精准饲喂模型优化算法,以期为母猪精准饲喂系统的提升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6.
177.
为明确活氧水对生猪舍内空气质量以及猪群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选取保育猪和育肥猪作为试验对象,对活氧水使用前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猪舍内氨气、硫化氢和臭气浓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猪群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等。结果发现:试验组猪舍内氨气(NH3)、硫化氢(H2S)、臭气浓度(odor concentration)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生猪结束重、平均日增重,以及表观消化率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指标中,试验组保育猪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育肥猪胰岛素生长因子和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活氧水能促进生猪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沉积,对生猪舍内臭气减排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8.
明晰不同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为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2018—2019年在川中丘陵区石灰性紫色土上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无物料还田(CK)、蚕豆秸秆还田(faba bean straw, FS)、油菜秸秆还田(rape straw, RS)、猪粪还田(pig manure, PM) 4个处理,研究不同物料还田下夏玉米产量、叶片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有机物料还田第2年FS处理的玉米籽粒增产效果最佳,比CK显著增加24.85%。(2)各物料还田处理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面积积累速率、群体光合势和光合色素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CK比, FS、PM处理提高叶面积指数、叶面积积累速率和群体光合势,但RS处理有降低效果;夏玉米六叶期光合色素含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吐丝期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是RS处理比CK显著增加,但吐丝后20d时FS处理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RS处理显著增加34.67%、42.08%、36.24%。(3)有机物料还田显著增加夏玉米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各还田处理的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  相似文献   
179.
针对沼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氨氮、盐分等高浓度复杂组分,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探究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对膜浓缩工艺和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可降低沼液的浊度、电导率和氨氮浓度,并提高了后续超滤-反渗透浓缩沼液的膜通量和浓缩倍数。超滤对沼液浊度的去除率大于99%,超滤透过液的浊度小于2.0 NTU。鸟粪石沉淀预处理提高了超滤膜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截留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反渗透膜对CODCr和盐分的截留效率。经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Cr、氨氮、电导率分别为135 mg·L-1、21 mg·L-1、0.16 mS·cm-1,出水水质优于对照组,且符合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综上所述,鸟粪石沉淀法可作为膜法浓缩沼液的一种高效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