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连栽桉树人工林不同代次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桉树不同连栽代次、不同土层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对广西东门林场连栽巨尾桉人工林不同栽植世代:一代林(G1)、二代林(G2)、三代林(G3)、四代林(G4)林地及对照林马尾松林(G0)的0~5、5~20、20~6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马尾松林换种桉树后一代林地,其土壤pH、全氮、全磷、全钾、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均不同程度降低了,且0~5 cm表层土下降较明显。随着桉树连栽代次的增加林地土壤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都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且在0~5 cm表层土中二、三代林都出现停滞现象;随着桉树连栽代次的增加林地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脲酶在0~5 cm表层土中二、三代林也出现停滞现象。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全氮、磷酸酶和脲酶逐渐降低,而土层加深对土壤全磷、全钾和过氧化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2.
本文阐述了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及其特征,并提出了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4个主要步骤和4个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3.
森林产权体系构建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产权体系构建是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提出对国有森林资源,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界定产权关系;对集体森林资源则宜按“股份所有,公司经营”的设想,实现产权界定;并提出了森林产权体系构建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4.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了淳化泥河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为:林果>经济作物>工副业>小家畜>粮食作物>大家畜>瓜蔬>其它养殖业。又运用线性规划法,制定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规划,认为在泥河沟流域应优先大力发展林果业。  相似文献   
25.
儿茶素类化合物与花青素均由类黄酮代谢途径合成,紫芽茶中富含花青素。为探明紫芽茶树中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流的情况,本试验以来源于湄潭苔茶后代的1株紫色芽叶茶树和1株绿色芽叶茶树为材料,测定芽下第一叶、第二叶和第三叶的叶色、儿茶素类组分和花青素总量,分析了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基因表达量同总儿茶素、花青素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芽茶树中各叶位中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绿芽茶树,而儿茶素类总量却低于对照;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PAL、CHS、CHI、F3H、DFR、ANS、ANR1、ANR2、F3¢H和F3’5’H)基因均呈现上调趋势。紫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花青素,同各相关基因(LAR除外)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都较高,且二者相关系数差异不大。绿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各基因(LAR、F3’H除外)表达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花青素同各基因表达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6.
植物bHLH(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陕茶一号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从陕茶一号叶片cDNA中克隆了1个bHLH转录因子CsbHLH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bHLH2开放阅读框(ORF)为714βbp,编码1个297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分子量58.4βkD,等电点为5.14,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蛋白与其他高等植物的bHLH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拟南芥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表明,CsbHLH2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CsbHLH2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部位中均有表达,但是在幼叶中表达量最高;不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CsbHLH2受SA、ETH、MEJA诱导。  相似文献   
27.
观光茶园中茶文化的发掘与表现是观光茶园的特色所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试验基地的规划设计中,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各个要素出发,全面的、深刻的发掘、体现了茶文化,进而得到了茶文化在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28.
在收集、整理常用园林植物资料的基础上,利用VB及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园林植物数据分析系统".根据园林植物配置原则,通过数学模型对环境适应度和景观丰富度进行了建模和实现.系统数据包括文字及素材,面向园林设计、施工等具体工作.该系统包括浏览、查询、分析、统计、收藏、输出、打印、数据维护和帮助等功能,不仅为园林植物配置工作提供了可行的评判标准,也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29.
陕西茶业战略地位及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凯明  张安  肖斌 《茶叶通讯》2012,(2):38-40,44
本文从“我国茶业近况和陕西茶业的发展”开始,运用“竞争分析和竞争性定位及市场竞争策略”理论方法,分析确定了陕西茶业的市场战略地位属“利基”战略地位;进而探讨了陕西茶业处“利基”地位的策略,对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供在制定陕西宏观茶业政策和陕西茶企业在选择企业方略时参考  相似文献   
30.
利用盆栽试验开展茶树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 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dices)及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抗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能显著提高茶树植株的生物量;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质量分数,并降低O_2~-和H_2O_2的质量分数,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渗透率,且地表囊球霉处理效果最好。接种AMF可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保护膜结构和功能,缓解水分胁迫对茶树的伤害,促进茶树生长,增强茶树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