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检测了20世纪50、60、70和80年代室温保存于矿物油中的261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存活情况,各年代段菌株存活率分别为56.9%、64.5%、72.2%和85.3%。其中1株棉花枯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7 a,1株禾谷镰刀菌存活期达56 a,1株意大利青霉存活期达54 a,1株苹果腐烂病菌存活期达53 a,1株牡丹枝孢霉和4株棉花黄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2 a,是迄今为止使用该方法保存最长期限的报道。同时,测定了22株保存于各年代段的棉花黄萎病菌的产孢量、菌落直径和致病性。结果表明,矿物油室温保存菌株的菌落直径、产孢量与保存年限间无相关性;77.3%的菌株丧失了致病性,其中两株保存期限超过50 a的菌株仍保持较高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2.
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进行定量是黄萎病监测和预警的基础。本研究以大丽轮枝菌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区特异性引物对P1/P2扩增产物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标准曲线,结合土样水筛法建立了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定量检测体系。同时,建立了土壤中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实时定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倍,检测下限为1个微菌核/克土,在5.54×102~5.54×107copies范围内,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土壤中微菌核个数n与Ct值之间的关系为n=e7.3-Ct/3.905。温室人工接种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间的线性关系为y=2.710n+0.251。  相似文献   
103.
甘草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与根茎入药,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是我国临床常用的中药材, 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和宁夏, 在青海、陕西、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等地局部地区也有分布。宁夏盐池县是我国乌拉尔甘草的重要产区, 面积大、贮量多、品质好, 1995年被誉为“中国甘草之乡” [1]。近年来, 野生甘草遭到了大规模采挖, 甘草蕴藏量急剧减少,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种植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甘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甘草病虫害日趋严重, 根腐病危害尤为突出, 直接影响甘草的产量和品质,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宜春市区樟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方法]以宜春市区道路旁樟树叶片作为研究对象,经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OES)法测定樟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通过污染指数等级对每个采样点大气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重金属Pb、Cd、Cr、Mn、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90、0.699、16.870、44.030、456.290、12.410 mg/kg。其中,Zn的含量高,但污染程度较小,Mn相对含量较小,但污染程度较小。[结论]整体来看,宜春市植物受到大气重金属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05.
应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大丽轮枝菌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对从陕西采集的67株菌株、矿物油室温保藏的24株菌株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提供的5个大丽轮枝菌进行落叶型与非落叶型分子鉴定,以明确陕西是否存在落叶型菌株,掌握不同致病类型菌株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67株陕西菌株中有21株落叶型菌株,46株非落叶型菌株,落叶型菌株的比率为31.3%;其余29株菌株中14株为非落叶型菌株,5株为落叶型菌株,9株未产生特异性条带,1株用两对引物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采用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接种冀棉11进行致病性测定,以了解落叶型菌株和非落叶型菌株致病力的差异。结果显示,21株落叶型菌株的平均病情指数为40.5,是19株非落叶型菌株病情指数(17.9)的2.3倍。  相似文献   
106.
我国主要苹果种质抗黑星病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涂抹法、浸蘸法、菌饼覆盖法和注射法接种苹果黑星菌分生孢子,确定了适于苹果黑星病菌的涂抹接种法.收集了"秦冠"、"陕富6号"、"嘎啦(丽嘎)"、"红星"、"乔纳金"、"粉红女士"、"金世纪"、"萌"、"太平洋玫瑰"、"澳洲青苹"、"4-1"、"M26"、"MMl06"、"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等15种苹果种质资源,并对其抗苹果黑星病特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15种苹果种质可被划分为高度抗病品种"新疆野苹果"和"秦冠",中度抗病品种"八棱海棠",中度感病品种"MM106"、"M26"、"乔纳金"、"红星"、"陕富6号"和"丽嘎",高度感病品种"澳洲青苹"、"4-1"、"萌"、"太平洋玫瑰"、"粉红女士"和"金世纪"4类.  相似文献   
107.
现代柑桔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快速容器育苗作为一项新兴的育苗技术,由于其技术含量高,育苗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日益受到各柑桔产区的欢迎和采用,今后将发展成为我国柑桔育苗的主要方式。目前,仅重庆范围内就有8~10家规模化的育苗单位。其中,重庆现代柑桔发展有限公司又是国内较早采用柑桔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大丽轮枝菌中脱落酸(Absicisic acid,ABA)合成相关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克隆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XJ592的ABA合成相关基因Vdaba1Vdaba2(1)Vdaba2(2)Vdaba4,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获得4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菌株。生物学功能测定结果表明,Vdaba1主要参与促进大丽轮枝菌的产孢,Vdaba2(1)Vdaba2(2)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生长速率,Vdaba4基因参与调节大丽轮枝菌对氧化压力胁迫的响应。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接种21 d时Vdaba1Vdaba4基因突变体菌株的致病性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XJ592,但在接种30 d时突变体与野生型XJ592接菌棉花植株的落叶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9.
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关联SNP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镰孢菌引起的两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为筛选对CR和FHB的优异抗源、发掘抗病基因,从1 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小麦种质中筛选了311个核心种质,对其进行CR苗期和成株期抗性及FHB抗性鉴定和评价,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与CR和FHB抗性相关位点。结果筛选出4个种质(Cimrmanova、济南13、GHABAGHEB、秃芒麦)具有优良的CR抗性;12个种质(陇春8号、中麦175、鲁麦5号、潍麦6号、皖麦50、Reeves、石家庄8号、西农928、山麦、SAFI-1/ZEMAMRA-1、平阳181和石家庄54)具有优良的FHB抗性;5个种质(山前麦、陇春8号、内江31、聊麦16和淮麦22)对CR和FHB均表现一定的抗性,尤其是陇春8号对CR成株抗性和FHB抗性水平均达到R级,表明该种质对两种病害兼具优良抗性。通过GWAS分析发现,在1A和6B染色体上有6个SNPS与CR-SR抗性显著相关;在1A、1B、3A、3B、6A、6B和6D染色体上有15个SNPS与CR-APR抗性显著相关;在5A、7A和7B染色体上有13个SNPS与FHB 抗性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CR和FHB基因的定位和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苹果黑星病的症状类型及时间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苹果黑星病症状的多样性,并根据寄主的反应和病征的特点,将其分为疱斑型、边缘坏死型、干枯型、褪绿型、梭斑型、疮痂型6类;初步确定了苹果黑星病在陕西旬邑县有2个发病高峰,1个出现在7月上旬,另1个出现在9月初;建立了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