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重要的牧草和控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植被。近年来,苜蓿病害日趋严重,成为苜蓿种植的限制因素。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证病律,从发白矮化的苜蓿病株中分离得到一种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变黑轮枝菌(Verticillium nigrescens Pethyhr.),可引起苜蓿叶片发白,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等症状,但发病植株维管束不变色,不形成黑白轮枝菌引起的典型V字型病斑。该病菌对苜蓿和茄子有一定致病性。  相似文献   
32.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但可有效降低翌年春季田间的虫口密度;6月中旬采用35%吡虫啉悬浮剂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的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生产中可在6月中旬或之前采用灌溉后进行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300mL/株灌根的措施防治甘草胭珠蚧。  相似文献   
33.
2016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眉县、周至县、杨陵区、兴平市、临渭区和华县安排布点,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测试,以期明确其在关中地区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小麦扬花期前1周发出预警信息,预测准确度达94.4%,系统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为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治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苜蓿黄萎病菌中国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苜蓿黄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于2007-2008年间对苜蓿黄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苜蓿黄萎病标样中分离到一种真菌(VA001),依据Koch′s法则,并结合形态学、培养特性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有甜瓜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适合产孢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甜瓜培养基、梅干培养基。在碳源和氮源中,麦芽糖(Maltose)、乳糖(Lactose)、甘露醇(Mannitolum)、赖氨酸(Lysine)、牛肉膏(Beef extract)、氨基乙酸(Aminoacetic acid)、组氨酸(Histidine)有利于病菌的生长;蔗糖(Sugar)、果糖(Fructose)、乳糖(Lactose)、硝酸钠(Sodium nitrate)、丙氨酸(Alanine)有利于病菌的产孢。苜蓿黄萎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pH值为7.0-9.5,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35.
介绍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类型、病原及发病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指导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6.
根据陕西省植保所1959年以来积累的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性相关数据,共计2万余份品种,36万条鉴定结果,500多条小种出现频率检测结果. 1997~1999年,作者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Delphi 3.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性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和统计分析4个模块组成.该系统对小麦抗条锈病性育种、制定病害综合治理方案和品种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在江苏、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共18个县(市)安装了小麦赤霉病预报器,在周边设置未防治麦田进行赤霉病调查,并与预警软件平台预测结果相比较,评价小麦赤霉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该系统预测的准确性达71.8%。结合陕西省植保总站、西安市植保站、渭南华州区植保站、商洛洛南县植保站、安徽凤台县植保站2016年-2018年对该系统的评价结果,证实该系统预测准确性较高,系统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为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汉中地区24年(1974-1997年)的小麦条锈病病情、菌量、品种和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影响汉中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因子,求得最优回归子集,包括春季菌量、秋季菌量、感病品种面积比例、4月份降雨量和4月份平均温度。用前20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1994-1997年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作短期预测(以残差绝对值≤0.5为标准统计),结果表明,方程预测的准确率为75%。  相似文献   
39.
小白菜再生培养基中适宜激素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子叶盘和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小白菜再生培养基中不同激素及其浓度水平对外植体产生愈伤、不定芽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子叶盘的再生频率较下胚轴的高。较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 2,4-D0.1mg/L AgNO35.0mg/L,诱导频率为28.3%,较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NSB 6-BA4.0mg/L IAA0.1mg/L AgNO35.0mg/L,诱导频率为94.1%,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B IAA0.15mg/L,生根率为95.0%。  相似文献   
40.
为了了解不同产地西洋参的质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西洋参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总皂苷、还原糖、总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产地西洋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皂苷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吉林抚松、山东文登、陕西留坝和加拿大多伦多样品,分别为3.12%、3.26%、3.44%和5.19%;留坝样品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18%;多伦多样品总糖含量最高,为35.30%。各地西洋参样品微量元素存在差异,多伦多的铝、镁和钼含量最高,留坝的钙、钼、钾和硒含量较高,文登的钴、钾、锰、钠、铁、硒、锌、铝和镍含量较高。所有检测样品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均在国家对中药材的限定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