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0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别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华南地区最常用园林树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量仪器所测LAI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1);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量的LAI值与冠幅、胸径和树高之间也存在极显著一元线性关系,构建回归模型分别为:LAI=0.0444Cw+1.6526,LAI=0.0088D+1.8327,LAI=0.0543H+1.6404;通过模型可估测小叶榕单株的叶面积指数,达到95%的置信区间的估测值范围。  相似文献   
32.
苔藓植物作为最原始的高等植物,个体矮小,常呈大片垫状丛状群落,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为探讨亚热带森林地表苔藓植物与多种生境梯度的关联以及苔藓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指示作用,基于广东省东源县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6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检验不同生境因子对苔藓植物影响的重要性,利用指示种分析方法揭示不同生境梯度下的苔藓植物指示种。结果表明:凹凸度和潜在直射光入射辐射对苔类植物和藓类植物的盖度、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预测变量重要性均较高,说明凹凸度和潜在直射光入射辐射对苔藓植物的影响较大,是限制苔藓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坡度、海拔高度等生境因子也对苔藓植物多样性指数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苔藓植物多样性格局并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指示种分析发现,不同生境梯度下的苔藓植物指示种存在差异,有的苔藓植物能够同时指示不同的生境条件。东亚拟鳞叶藓(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对第2级海拔梯度、第3坡度级和第1凹凸度级均具有显著指示作用,能够适应3种不同的生境,生态幅较广;淡叶长喙藓(Rhynchostegium pallidifolium)对第1海拔梯度、阳坡和第2凹凸度级均具有显著指示作用,生态幅较高,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33.
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城市林分的冠层结构参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样方法为基础,用半球面影像技术估测了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的2种冠层结构参数,即叶面积指数(LAI)和林冠孔隙度.该群落优势现象明显,但立木胸径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小径级范围.100个样方测定的LAI数值范围是1.10~5.08,平均值为2.88,变异系数(CV)为23.97%;林冠孔隙度数值范围是7.72%~21.86%,平均值为11.70%,CV为22.42%.LAI在整个林分中的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从西到东及从南到北各样带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从南到北各样带的林冠孔隙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0 3).作为一种近距离的遥感测量方法,半球面影像技术是一种快捷、准确、操作容易且有极高的性价比的森林冠层分析方法,将在林业科学研究特别是森林生态监测和评价中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林冠是森林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与最活跃的界面层,影响着森林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采用半球面摄影技术(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Kruskal-Wallis分析定量研究了森林群落冠层结构与立木分布及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10 000 m2调查样地,南岭山地森林群落共有立木47科81属143种,枯立木多来源于林冠上层大树;(2)CCA排序结果显示,冠层结构各参数与立木分布均有一定相关性,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与立木分布的关系尤为密切;(3)立木多度与活立木多度在林下散射光分组变量间差异显著(P<0.05),枯立木多度在林冠开度分组变量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立木多度随林下直射光增强而减少。叶面积指数和林冠开度通过影响林下光照条件进而影响立木,尤其是枯立木的形成和多度。  相似文献   
35.
36.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分析了广州白云山的植被特点,划分了群落类型,并描述了每种群落类型的特征。白云山的植被可划分为3种植被型组、3种植被型,4种植被亚型,12个群系和29个群丛。  相似文献   
37.
北江流域14种乡土阔叶树种苗期生长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北江流域9个于2002年播种、5个于2003年播种的乡土阔叶树种的出苗率、苗期高生长及地径生长做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及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tonkinensis的出苗率较低之外,其他12种的出苗率均≥60%.出苗率≥90%的包括闽楠Phoebebournei、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及岭南山茉莉Melliodendronbiaristatumvar.parviflorum.5个2003年播种的树种均有旺盛的高生长,尤其是山乌桕Sapiumdiscolor、苦楝Meliaazedarach和南酸枣,其高生长即使与2002年播种的树种相比都处于优势或同等优势地位.2002年播种的树种普遍比2003年播种的地径大.2002年和2003年播种的树种中,地径生长迅速的分别是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及山乌桕、苦楝、南酸枣.除了珊瑚树、苦楝及南酸枣等3个树种之外,14个树种中的其余树种的苗期高生长与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 001).  相似文献   
38.
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广东省0.5°×0.5°经纬度网格系统的基础上,从种、属、科3个分类群水平探索了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的生物多样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约为1 295种;粤北山区的多样性格局显著突出,网格的种、属、科的多样性都最大;人为干扰对于乡土阔叶树种各分类群水平的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评价大尺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用更高层次的分类群来代替物种衡量不同地区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利用阔叶图像分析系统WinFolia测定了我国南方阴香、三叉苦、九节和桃金娘4种植物的叶面积、叶周长、叶垂直长、叶水平宽和叶片长5项叶形态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揭示各项指标的变异状况和指标间的相关性,探寻其叶面积无损测定方法及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叶面积的变异最大,其余4项指标变异程度接近,变异系数约为叶面积变异系数的1/2。叶面积与其余4项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P〈0.001)。综合考虑显示,叶垂直长、叶水平宽和叶片长均为准确可靠的叶面积无损测定指标。研究拟合出四种植物叶面积测定的回归方程,对今后开展叶面积测定及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0.
长潭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长潭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土壤有机碳分布时,本研究发现,不同功能区土壤有机碳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不同功能区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5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5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大于核心区与实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