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0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广东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了广东境内的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价值,并提出了保护对策,广东共有8种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除金花茶外,包含了中国第一批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呈星散分布,仅见于省内几个地点,每个地点公见少数植株,濒危状况与区系的特有现象紧密相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和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仅见于云开大山  相似文献   
52.
林隙光照对广州市风景林林下植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州市3个地点合计3 hm2的风景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林隙光照与林下植物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揭示了林下植物与林冠开度、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林下总光照4种林隙光照都密切相关(P<0.01).指示种分析(ISA)表明了林冠开度的指示种为15种,林下总光照的指示种为9种,林下直射光和...  相似文献   
53.
从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从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等角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实习、研究性实习、探索性实习与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面向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建立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及探索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54.
了解亚热带天然林土壤养分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确定不同土壤养分梯度下的指示种,对评价森林土壤肥力和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康禾自然保护区样地胸径1 cm以上的植被进行每木调查,采集每个小样方的表层土壤,通过Spearman R.分析和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发现,影响康禾自然保护区样地物种分布的主要土壤养分元素是全氮、全钾和土壤有机质;样地中含量较低的全磷与物种分布呈极显著正相关,含量偏高的全钾与物种多度和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的全氮对物种分布影响不显著,在典范对应分析取得的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对各土壤养分元素的指示种分析结果发现,全磷的指示种最多,而全氮和碱解氮没有达标的指示种。这些结果表明,全磷、全钾及土壤有机质是天然林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的限制因子,与南方砖红壤缺磷和有机质的状况相吻合;而氮素并不缺乏,不成为天然林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的限制因子,可能与氮沉降对氮素的持续补充有关。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广东省乡土植物种类的基本信息、植物特性、产地、用途及其分布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和汇总,构建了广东乡土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GDPDIS)。结合"3S"技术的应用,探讨了该系统在植物种植、树种选择、优化生态效益、森林培育保护和景观生态规划及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现状等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6.
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森林生态学课程及其双语教学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在教材、师资、学生英语基础、学生专业兴趣和双语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进并完善外文原版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兴趣、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等完善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7.
58.
为了解红树林碳储量及碳汇效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有关红树林碳汇效能研究的发文量逐年增加。美国和澳大利亚是该研究领域的两大强国,占据领先地位;这两个国家在世界排名前10位机构和作者上均占据明显的优势,其中发文量前10名机构中有5个来自美国,有3个来自澳大利亚,并且排列前4名的机构均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国际上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中有2个来自美国,有3个来自澳大利亚,并且发文量前3名的作者中有2个来自澳大利亚。另外,高被引论文前10名中有4篇的作者来自美国,说明其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影响力。我国有关红树林碳汇效能研究的论文发文量逐年增加,在发文量前10名国家中排列第4,但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均较低。我国在国际排名前10位机构、发文量前10名作者和高被引论文前10篇中均占有一席之位,说明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发展迅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我国红树林碳汇的研究,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9.
城市树木是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是城市林业建设的基础,树木的管护水平决定了城市树木的生存质量。欧美城市树木养护和管理方面已形成专门的职业技术体系,并产生了树艺学(Arboriculture)学科。文中通过文献分析和研究,对欧美城市树木管理的教育、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要求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指出我国在城市树木管护方面应拓宽职业技术渠道,促进学科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加强鼓励市民参与树木管理监督,扩大树木工作者权利范围,增加树木风险评估内容,规范职业资格认证与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60.
在4个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林分分别设置1 hm2样地(100 m×100 m)进行野外取样,对东莞市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可以明显地把4大类型分开,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光照立地因子、林冠开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对该地区地表植物群落及物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在总光照立地因子较高、林冠开度较大、土壤pH值较高以及土壤电导率较低的地段,地表植物的多度也相对较高。土壤有机质对该地区地表植被的分布格局也有着重要影响。MRPP分析表明,地表植被物种组成与林分类型、林冠开度(OCO)、直射光立地因子(FDSF)、散射光立地因子(FISF)、叶面积指数(ILAI)、总光照立地因子(FTSF)、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REC)、土壤有机质(mSOM)、土壤速效氮(mAvN)以及土壤速效钾(mAVK)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p0.05)。指示种分析(ISA)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因子的潜在指示种共有6种,2种为蕨类植物,1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1种为草质藤本植物,1种为灌木。土壤因子共有15种潜在指示种,4种为蕨类植物,2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4种为木质藤本植物,1种为草质藤本,2种为灌木。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地表植被组成和分布的多种因素及地表植被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响应,找出了作为特定环境指示信号的指示植物,并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境恢复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