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苏玲 《江苏蚕业》2012,(4):44-46
桑树属桑科桑属,我国最早栽培,桑树资源丰富。桑树资源自古就有药食两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桑树资源的利用方式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桑树资源利用也呈现多元化格局。本文详细介绍了桑叶、桑枝、桑葚、桑根、桑芽五种资源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提出桑树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2.
研究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不同的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风蚀损失量的防治效果,并确定其最佳覆盖模式.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地表粗糙度大,表层含水率高,不同的覆盖模式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小土壤的风蚀损失量,损失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传统耕作>留茬5cm不覆盖>浅松秸秆覆盖>留茬5cm条带覆盖>压实秸秆覆盖>留茬5cm全覆盖,其中,留茬5cm不覆盖的风蚀量仅次于传统耕作,其风蚀量对比传统耕作降低了30.8%,可见,保护性耕作对减小土壤风蚀量的重要性,留茬5cm全覆盖的抗风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3.
采用热水浸提树舌发酵浸膏中的水溶性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MTT法测定GAFP对SW111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核形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等方法,研究了树舌发酵浸膏粗多糖(GAFP)体外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Vero细胞相比较,GAFP对SW1116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经GAFP处理的细胞呈现出凋亡早、晚期的染色质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GAFP能将SW1116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2/M期。结论:GAFP通过影响DNA的合成和阻滞细胞周期达到体外抑制SW1116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灵芝发酵液浸膏多糖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灵芝发酵液浸膏多糖对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40.0 g/L的灵芝发酵液浸膏多糖均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85.
“两课”教师是学生政治、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榜样行动上的表率。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将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着“两课”教学的质量和实效。着力探讨、研究高校“两课”教师紧跟时代发展前沿、适应新形势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修养,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而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86.
在借鉴农村丝茧育大棚养蚕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种茧育生产特点和要求,对蚕种生产省力化大棚饲育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实施此项技术措施的注意事项,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蚕种生产的省力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  相似文献   
87.
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土铁形态和磷吸附解吸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 ,经过连续 3次淹水 落干处理 ,研究了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中氧化铁形态的变化以及对土壤磷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淹水使土壤中结晶态氧化铁含量明显减少 ,无定形氧化铁和土壤对磷的吸附量急剧增加 ,磷解吸下降 ;落干则使之发生相反的变化。土壤中的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与土壤对磷的吸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 ,淹水 落干过程中无定形氧化铁的变化是影响水稻田磷有效性的一个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8.
[目的]从全基因组范围鉴定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基因启动子、基因在进化中受到的选择压力以及其编码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因素。[方法]利用葡萄基因组数据库相关数据建库结合本地BLAST法鉴定序列,利用多重序列比对,进化树构建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鉴定了20个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并将其分为4个亚组。其中9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在冷胁迫1 h下表达上调,2个在冷胁迫4 h下表达上调。在高温胁迫14 d条件下,7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下调。在高温胁迫42 d条件下,8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下调。此外发现,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家族各成员基因存在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9.
维管植物的镉毒和耐性机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讨论了影响土壤中镉有效性的因素和植物对镉的吸收与转运。从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气孔功能、水分关系、酶活性等方面阐述了镉对维管植物的毒害机制 ;并对近年来有关维管植物通过体内镉的积累与分隔和镉结合复合物产生的镉耐性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以9年生贵妃玫瑰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前2~3 d进行不同花穗整形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穗整形处理能显著增大果粒,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促进果实着色,果实品质显著提升,其中留穗尖处理效果最好。各处理的整形效率差异显著,去副穗整形效率最高,间隔疏除小穗整形效率最低。综合评价品质指标和整形效率,各处理排序为留穗尖9 cm>留穗尖5 cm>间隔疏除小穗>去副穗及穗尖>不修剪>去副穗,表明保留9 cm穗尖是贵妃玫瑰葡萄最佳花穗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