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巨桉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巨桉人工林外生菌根(EC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为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赣南地区6个不同林龄的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分析巨桉根系EC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本研究共得到1 929个OTU,隶属于2门2纲10目22科30属。革菌属(Thelephora)、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棉革菌属(Tomentella)为研究区内优势菌属,总相对丰度超过80%。三大优势菌属在不同林龄林分中分布情况明显不同,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也显示,不同林龄林分EC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 a和7 a林分ECM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表现为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较高;3 a和6 a林分ECM真菌物种数量差异大,3 a和9 a林分ECM真菌种类差异大。表明巨桉人工林ECM真菌群落主要由3种丰度较高的优势菌属与多种低丰度菌属共同组成,林龄是影响巨桉人工林ECM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桉树无性系抗青枯病性能的测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非  莫晓勇 《热带林业》2003,31(3):11-12
用WFT接种技术对4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 ,通过青枯病株率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 ,10个无性系是感病品系 ,6个无性系是高感品系。在31个无性系抗病品系中 ,经生产实践证明 ,其中MLA、ZU6、W5、LH1、LH2、LH3、SH1、M1等8个无性系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性 ,至今未发生青枯病株。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良抗病无性系造林 ,防治桉树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尾叶桉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尾叶桉生长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树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依次排序为:日照、降雨量、气温、积温、湿度;直径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排序为:1年生依次是降雨量、气温、积温、湿度、日照;2年生依次是降雨量、气温、日照、积温、湿度。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选择及其早期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7个3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调查,运用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年均蓄积量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干形指标与其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干形指标和无约束指数选择法,综合评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选出ECl、CH3、CH1等18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石萍  莫晓勇 《桉树科技》1996,(2):32-36,22
通过对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树种选择在雷州半岛应以尾叶桉为主,适度发展雷林1号桉;经筛选 W5、MLA、GU1 等无性系应作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全面机垦开沟挖穴整地方式;尾叶桉造林密度为1.33×3m,雷林1号桉为1.5×1.5m 或1×1×3m;MLA、GU1 为1.33×3m 或1.67×2m,W5为1×3m;有机肥中加入 N、P、K 复合肥配制的基肥,对林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造林头3年采取追肥和松土除草的幼林抚育措施,能促进林木生长,缩短轮伐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桉树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盆栽、袋栽和苗床栽三种方式,以泥炭土、黄心土、河沙和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用IBA、ATB和L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对刚果12号按W5、尾叶桉U6、MLA、UT6、LU1、M1、杂种按DH201-2、DH184-1、LH1及LH2、SH1共11个桉树无性系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年产穗量最高的为苗床栽,其次是袋栽,再次是盆栽,但穗条质量却是以盆栽的最好,其次是袋栽和苗床栽,除无性系LH1的生根率和LH2的生根时间外,其余无性系的生根率和生根时间并不因穗条来源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扦插生根差异显著,生根率最高的为M1无性系,最低的为UT6无性系;用不同生根粉处理插穗,多数桉树无性系的平均生根率、平均根量和出根时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综合各方面来看,L1号生根粉效果最佳;采用不同的基质,其插穗生根差异显著,其中,以黄心土与泥炭土比例为1∶1的混合基质效果最佳;月平均温度对插穗平均生根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桉树纸浆用材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晓勇 《桉树科技》2007,24(1):8-15
通过雷州林业局现行14个桉树纸浆用材林培育模式的木材产量调查,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效益成本比3个财务动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效益最高的培育模式是带垦整地方式、造林密度2505株.hm2、基肥为有机肥加P肥或1号肥的模式。不同无性系经济效益最高的是DH32-22,其次是LH1,再次是SH1和U6,最差是W5;不同经营区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南部经营区,中部经营区次之,北部经营区最低;萌芽更新林分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植苗更新的林分。  相似文献   
18.
高温多雨季节桉树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Eucalyptus spp.)是扦插难生根树种①,其扦插生根率因各季节的气候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空气相对湿度、扦插期平均温度和扦插基质含水量是影响扦插生根率的主要因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5和0.50,所得回归方程为Y=128.49+2.99X1-5.05X-8.11X;另一方面,高温多雨也是造成病害加剧的主要原因,其严重导致扦插生根率下降.采用一定组合的药物对大棚床苗进行定期杀菌消毒,能有效提高扦插生根成苗率.为降低以上四因子对扦插生根的负面影响,本研究设计出一种大棚套小棚的试验,与大棚扦插作成对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湿多雨季节,采用大棚套小棚的方法在提高桉树扦插生根率方面显著优于大棚扦插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缺点,并介绍了用嫁接法收集杂交亲本、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多咬唑)矮化杂交圃等方法.还实践了1种集去雄、隔离、授粉于一体的新型杂交方法,对其操作程序和杂交种的质量等作了介绍.最后结论,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是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财务动态分析,对雷州林业局1368.2hm~2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树无性系林营林投资平均为4146元/hm~2,6年纯收入35905元/hm~2,产投比(动态)为7.7:1,全林净现值为5911292元,内部收益率为25.63%,投资回收期(动态)仅2.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