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73篇
综合类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现场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集材距离和集材时间2个方面,对落叶松人工林畜力集材和滑道接运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集材时间和集材距离的增加,两种集材效率均降低。对于陡坡的落叶松人工林,畜力一滑道集材生产率要优于畜力集材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现状,分析了嫩呼公路的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环境特点,找出了嫩呼公路各污染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治理措施。运用了指标赋权法对保山市市区公路的各种环境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组成元素对公路环境影响最大的结果,为公路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依据。并应用SPSS软件对公路污染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降的增加会相应导致TSP减少,氮氧化物和TSP的增加会导致尘降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和铁力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采伐强度、不同林分密度与保留木损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保留木损伤率不随采伐强度、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伐木损伤率、集材损伤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相似态势。  相似文献   
14.
15.
在森林调查设计中,平均集材距离的计算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计算准确程度。假如:计算的平均集材距离比实际大,按照定额,林场应支付的成本费要增加,同时生产计划也不准确,这样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经济角度上看都是不利的。为此本文就平均集材距离计算方法进行一下探讨。目前,有的林业局森调队,计算平均集材距离的方法主要采用算术平均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以下特点:(1)计算简单,使用方便。(2)计算时不考虑影响平均集材距  相似文献   
16.
对大兴安岭低质林进行带状和块状改造,分析不同方式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改造样地的土壤密度低于对照样地,而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样地,土壤孔隙度也有所提高,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了改善。各改造样地土壤pH值升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带宽较宽及面积较大的改造样地中更高;带状改造样地和中等采伐面积样地(225~400 m2)土壤全N质量分数高于对照样地;改造样地的土壤全P、全K以及水解N质量分数并没有得到改善;带状改造样地土壤有效P质量分数升高,块状改造样地土壤有效P质量分数下降;改造样地土壤速效K质量分数高于对照样地。样地S1、G4、G5土壤Cd质量分数高于对照样地,且与对照样地差异显著(P<0.05);各样地土壤Cu质量分数与对照样地差异不显著(P>0.05);各带状改造样地之间土壤Pb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样地S3土壤Pb质量分数最高。土壤Cd与Pb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3种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土壤总孔隙度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及水解N质量分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进行了块状改造(6个样地)和带状改造(4个样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pH值、全氮、全钾、全磷、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状改造的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G_3(15 m×15 m)、G_1(5 m×5 m)、CK(对照)、G_4(20 m×20 m)、G_6(30 m×30 m)、G_2(10 m×10 m)、G_5(25 m×25 m);带状改造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S_3(14 m)、S_2(10 m)、S_1(6 m)、S_4(18 m)、CK(对照)。当块状改造面积为225 m^2、带状改造带宽为14 m时,改造效果最佳,并且随着改造强度的逐步加大,改造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吴昊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09,25(5):56-60
在简要介绍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城市交通网络。结合索道的特点,分析索道在公共交通网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讨论在5类特殊区域建设索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皆伐方式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分,采用不同的皆伐方式,利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低质林分土壤呼吸进行观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皆伐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和不同皆伐方式的土壤呼吸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呼吸夏季最大,冬季最低.春季和秋季因土壤温度和湿度差异不大使土壤呼吸相差较小;对于水平带同一条皆伐带,土壤呼吸并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不同的带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不显著;垂直带随海拔升高土壤呼吸呈现波动性,总体趋势随海拔升高土壤呼吸逐渐降低,但是差距较小;水平带、垂直带和林窗的年土壤呼吸量分别为1.184,1.426,1.179 kgCO2·m-a-1,垂直带最高,水平带次之,林窗最低.影响垂直带土壤呼吸的关键因素是土壤温度,林窗则是土壤湿度,而水平带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条件则介于垂直带和林窗之间.这说明在不同的皆伐方式条件下,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0.
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小兴安岭地区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间伐强度、不同间伐带宽的抚育改造,选取各样地土壤因子、枯落物持水因子、物种多样性因子和冠层结构因子共38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运用主客观赋权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最小信息熵法确定组合权重,最后对生境因子进行单独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组合权重法得到各生境因子的权重大小,按重要性排序为土壤化学性质(0.370),枯落物持水性能(0.231),冠层结构(0.166),物种多样性(0.129),土壤物理性质(0.104)。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和间伐带宽对各改造样地生境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在间伐强度为15%、间伐带宽为10 m时枯落物持水性能最好,综合评价值为3.510;在间伐强度为20%、间伐带宽为18 m时土壤化学性质、冠层结构最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796、0.953;在间伐强度为30%的情况下,间伐带宽为10 m时群落物种多样性程度最优,综合评价值为1.820,带宽为18 m时土壤的物理性质优于其他样地,综合评价值为7.943。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在抚育间伐强度为20%,间伐带宽为18 m时的森林生境最佳。从整体来看,抚育间伐大大改善了森林生境条件,为林内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此研究为天然次生林生态经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