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滨海盐碱退化地是重要的待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该文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进行了以农用为目标的滨海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评价研究。采用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相叠加的方式确定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等级。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潜力较大,一、二等地占总面积的33.73%,三、四等地占总面积的42.54%,五、六等地占总面积的23.73%。盐碱退化地可恢复与再利用程度与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以及土地利用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与距离黄河和渤海的远近有密切关系,空间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提高,离黄河愈近愈高的分异规律。该研究探索了滨海盐碱退化地恢复与再利用评价的技术方法,对滨海盐碱退化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2.
董超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113-117
为了在软体动物中建立RNA干扰技术,以用于毛蚶基因功能研究。通过体外转录技术合成双链RNA,并将其注射毛蚶干扰目标基因的表达。肌肉注射双链RNA 48 h后取样,用RT-PCR技术检测目标基因的表达变化,以确定干扰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各目标基因的表达均能被各自特异的双链RNA有效干扰而降低。在注射双链RNA后不同时间点,即12、48、72、96、120 h,取样检测目标基因的时序表达,以确定目标基因表达被干扰的时间效应。发现目标基因的表达在48 h即能有效降低,而且有效时间能持续至120 h以上。对注射双链RNA的动物个体,于48 h取样检测不同组织的目标基因表达,发现毛蚶的RNA干扰效应能系统性地在不同组织发生,表明干扰效应能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传递。因此,本研究报道了一种稳定的毛蚶RNA干扰技术,为在毛蚶中进行基因功能鉴定和抗病毒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验证了大豆颗粒对纳豆激酶的亲和吸附特性,测定了其静态吸附动力学特性和吸附等温线以及一些吸附条件。结果表明:该亲和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iur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扩散方程;吸附的最佳缓冲液选择pH6.0、0.01 mol.L-1的PBS,在静态时选用大豆颗粒的最大吸附量为6351.58 IU.g-1,洗脱后收率达到81.30%,纯化倍数约30.23倍。初步推断大豆蛋白中含有与纳豆激酶特异性吸附的的配体结构。  相似文献   
24.
我国是土壤缺磷的国家,筛选发掘耐低磷的种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8.53mg/kg与5.55mg/kg自然条件,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25份种质资源为供体亲本、云南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为背景构成的311份BC3F3世代和319份BC4F3世代的导入系为材料,分析耐低磷相关性状并以之为指标评价筛选导入系的耐低磷特性。结果表明,分蘖数、有效穂数、穗总粒数是较好的耐低磷筛选和评价指标;以中优早81为供体的1个株系在两试验点均表现耐低磷,还有2个株系仅在宜良试验点表现耐低磷,推断中优早81具有耐低磷特性,所形成的相关3个株系可以作为磷高效品种选育和研究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5.
耐低氮种质的发掘及其在高原粳稻中应用,有利于提升高原稻区的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在云南高原稻区两种土壤氮素水平下,种植以育成的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DJY1)为轮回亲本所形成的2064份导入系,以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为指标,评价导入系的耐低氮特性。结果显示:供试导入系的SPAD平均值在两种不同土壤氮素水平下均呈正态分布,且与有效穗和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以超出95%右尾概率值为标准,初步筛选出供体亲本为Khazar(BC3F3)和Chhomrong(BC3F4)2个导入系为低氮钝感材料,即耐低氮材料;以小于5%左尾概率值为标准,则推论出供体亲本为Basmati370(BC3F3)、Type3(BC3F3)、Khole-Mavshi(BC3F3)、Ajaya(BC3F3)、Doddi(BC3F3)和鱼秋谷(BC4F3)的6个导入系为低氮敏感材料。这些材料可用于高原稻区耐低氮及氮高效育种及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26.
李红  董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32-7033,7036
同城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现象,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存在大量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笔者针对同城化的内涵、发展前提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简单探讨,以求取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病原为稻生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近10年来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的危害向高海拔粳稻区扩散,在海拔2200m的剑川县,白叶枯病已成为最严重的水稻病害[1-2].开展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鉴定、分布和分化研究,对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稻作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发生世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是2005年河北省首次发现报道的夏玉米苗期的新害虫,危害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监测数据,研究其发生世代。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每年发生4代。4-5月为越冬代成虫期,6-7月上旬为1代成虫期,7月中旬-8月上旬为2代成虫期,8月中旬-9月下旬为3代成虫期。其中1~2代成虫蛾量大,蛾峰明显,以第2代幼虫为害玉米苗最为严重,越冬代成虫和第3代成虫蛾量较少,蛾峰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依据中兽医理论选药组方,对IBD病鸡进行了治疗和预防试验,结果发现:治愈率达93.5%,(4299/4600);预防保护率98.6%(6805/6900),提示,该方对治疗和预防IBD病均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制度的适用单位,在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笔者从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目标着手,分析了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制度、提升资金成本核算效率、强化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对提升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促进农业科研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