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结球甘蓝早熟品种8398和中熟品种京丰1号为试材,分别在植株长至7片和9片真叶时进行绿体春化处理18和21d,再进行37℃高温春化逆转12h,研究结球甘蓝高温春化逆转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春化逆转过程中,结球甘蓝植株体内GA3含量变化不大,IAA含量呈上升趋势,AB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低温春化的对照相比,在高温春化逆转结束时,GA3和ABA含量显著降低,而IAA含量显著升高。低水平的GA3和ABA含量和高水平的IAA含量有利于春化逆转完成。  相似文献   
92.
研究不同pH对大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和不同浓度大蒜素对3种病原菌抑菌效果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提取大蒜素的最佳pH6.5;紫皮蒜体内的大蒜素含量高于白皮蒜;同一大蒜素浓度下,紫皮蒜的抑菌效果优于白皮蒜: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愈加明显。对于假单胞菌,当大蒜素浓度达到25%时,病原菌可以完全被抑制;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当大蒜素浓度达到50%时,病原菌可以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93.
以苜蓿和大白菜为试材,在苜蓿与大白菜间作模式下,进行不同水平的氮肥减施处理,研究苜蓿与大白菜间作模式下氮肥减施对大白菜根际土壤养分及大白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菜的安全生产和合理减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苜蓿与大白菜垄间间作和垄沟间作提高了大白菜根际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促进了大白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同时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在苜蓿与大白菜1∶2垄沟间作方式下,减氮水平40%处理下(T2N2),大白菜根际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大白菜单作下常规施用氮肥水平处理和其它减氨水平处理.在苜蓿与大白菜1∶2垄沟间作方式下,适量减施氮肥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品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与大白菜单作下常规施用氮肥处理相比,减氮40%水平处理下(T2N2),大白菜667 m2产量提高15.3%,改善了大白菜品质,提高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94.
以大葱、甘蓝、菜豆、苜蓿作为秋白菜的前茬作物,研究不同前茬对后茬秋白菜土壤营养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种植豆科苜蓿和菜豆更有利于土壤硝态氮的积累,同时有利于后茬秋白菜对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有效钾的有效利用。与前茬甘蓝处理相比,前茬为大葱、苜蓿和菜豆处理的折合产量分别提高30.1%、25.8%、20.9%,同时改善了秋白菜的品质,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前茬大葱更有利于后茬秋白菜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蒲公英生长、活性成分积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遮荫处理,分别为80%、60%、40%、20%透光率,以自然光照为对照。处理30 d后测定蒲公英生物量、光合效率、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0%透光率利于蒲公英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该处理下,蒲公英叶面积、叶片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效率、同化产物积累最高。透光率低于40%不利于次级代谢物质积累,总三萜含量下降。总黄酮、总酚和总胆碱含量随透光率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总酚含量在60%透光率下最高,总胆碱和总黄酮含量在80%透光率下最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总黄酮、总三萜、总酚及总胆碱含量均呈正相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O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胆碱、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比较4种遮荫处理下蒲公英生物量与活性成分积累,得出光照强度为60%~80%透光率利于蒲公英高产优质兼得。  相似文献   
96.
以中熟茎瘤芥品种永安传奇为试验材料,设置光照时长和处理时间两个因素处理,研究短日照对北方温室茎瘤芥生长、瘤茎形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茎瘤芥的植株开展度,使茎瘤发生提前,其中6h/10 d处理对茎瘤芥的单株瘤茎质量和茎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而且瘤茎粗纤维含量降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增加;茎瘤芥瘤茎横径与累积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日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7.
以薤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水平的商品有机肥处理研究其对薤白生长及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00 kg/km2商品有机肥(Y300)时更有利于薤白的生长;施用相对高水平的商品有机肥(Y300、Y400)对薤白体内黄酮、皂苷的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相对高水平商品有机肥(Y200,Y300)有利于多糖积累;对于薤白体内POD、PPO两种保护酶的活性,施用浓度为300 kg/km2的有机肥(Y300)具有显著提升效果,而相对较高水平商品有机肥(Y200、Y300、Y400)有利于PAL活性的提升。综合薤白生长情况、药用成分的积累和酶活性变化来看,相对较高水平的商品有机肥(Y300)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