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从EST序列电子克隆全长基因序列的有效性,为今后快速克隆和研究免疫相关基因提供新方法。【方法】以正常猪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测序所得的EST序列作为起始材料,应用生物信息库对文库中的部分EST序列进行电子克隆,并用RT-PCR验证其准确性。【结果】电子克隆正常猪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序列,共获得20条片段重叠群(Contigs),经基因注释,证实其均得到了有效延伸,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其中已知的猪基因序列14条,猪新基因序列6条;从已知猪基因序列和未知猪新基因序列中各抽取1条感兴趣序列(EST contig110和EST contig133)进行全长cDNA预测,发现电子克隆所得序列EST contig110和EST contig133的预期扩增片段(ORF)与实际扩增片段(ORF)基本一致,核苷酸相似性在98.0%以上,氨基酸相似性在93.0%以上。而对EST contig133的ORF序列(猪的60S核糖体蛋白L18a亚基)进行基本特性及结构预测,发现ORF133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由6个折叠和6个螺旋结构组成,含有8个不同的磷酸化位点。【结论】从EST序列电子克隆全长基因是可行的,为今后快速克隆和研究免疫相关基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爪陆龟作为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的Ⅰ级保护物种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关注,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过度捕杀,四爪陆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作者通过对保护区及周边区域进行现地调查,并结合资料查阅、走访调查,细致分析了造成四爪陆龟急剧减少的各种因素,提出保护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为四爪陆龟这一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和田地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和田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和替代法等对和田地区湿地的资源供给、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及科研文化服务4大类功能11项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 787 153.92×10~4元·a~(-1),其中价值量最大的为调节服务功能,价值843 317.18×10~4元·a~(-1),占总价值的47.19%;最小的为资源供给服务,价值119 122.13×10~4元·a~(-1),占6.67%;支持服务功能和科研文化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691 376.11×10~4元·a~(-1)和133 338.50×10~4元·a~(-1),分别占38.69%和7.46%。所评估的11项指标中,涵养水源与调蓄洪水功能价值最大,为448 224.43×10~4元·a~(-1),占总价值的25.08%;降解污染功能价值最小,为970.99×10~4元·a~(-1),占0.06%。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湿地资源为对象,利用3S技术,对新疆CBERS、SPOT5和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野外实地验证,调查研究新疆湿地资源面积、分布规律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新疆湿地分布于15个行政区,划分为4大类17型,总面积为3 948 159.07hm~2;湿地维管束植物共有1 227种,隶属40目93科380属;湿地脊椎动物有234种,隶属于5纲25目47科。  相似文献   
15.
摘要:通过调查得知:拜城县木扎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有高等植物17科29属30种;主要有6个植物群系;湿地野生动物35种,隶属13目18科;地表水水质等级为Ⅱ类;湿地综合受威胁等级为轻度威胁。本文同时指出了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拜城县木扎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湿地资源的类型和面积、受威胁因子、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保护区范围内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33.22万公顷,湿地综合受威胁状况为轻度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猪场中猪轮状病毒(PoRV)流行毒株的基因特征,本试验在广东省某猪场采集腹泻仔猪肠道组织样品,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病毒初步鉴定;分离获得病毒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电镜观察进一步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qPCR初步鉴定该腹泻仔猪病料为PoRV感染,从阳性病料中分离获得1株能引起典型细胞病变的毒株,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似车轮状的病毒颗粒,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绿色荧光,将该PoRV分离毒株命名为GD2022,其完整基因型为G9-P[23]-I5-R1-C1-M1-A8-N1-T1-E1-H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D2022为人轮状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狗轮状病毒基因组重组后的毒株。本试验结果丰富了PoRV基因组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关的研究资料,为轮状病毒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