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于2019年5—10月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青薯9号和燕麦燕科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马铃薯燕麦间作,分别记为IP、JP),4种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的裂区试验,测定马铃薯叶片CAT、POD活性,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马铃薯CAT、POD活性均显著高于N0处理(P<0.05),成熟期,JP在N3水平下CAT、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较N0处理分别增高14.0%、22.5%、19.6%,N2水平下MDA及脯氨酸含量较N0处理分别降低2.1%、56.8%,现蕾期至块茎膨大期,JP的生理特性优于IP;间作和适宜的施氮量有益于马铃薯品质提高,N1、N2、N3较N0处理,IP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15.9%、23.8%、12.3%,JP分别增加11.4%、45.6%、17.1%,IP支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3.2%、16.7%、22.8%,JP分别增加27.8%、64.6%、1.1%;可溶性糖含量在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氮量为N2时最高,IP、JP较N0分别增加3.0%、8.9%,且JP显著高于IP(P<0.05)。由通径分析中剩余因子e=(1-R21/2可知,马铃薯生理指标对支链淀粉形成的影响最大,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最小,剩余因子分别为0.750、0.401。叶绿素对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形成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28、0.767,可通过叶绿素含量反映出块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马铃薯燕麦间作复合系统优化了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从而达到改善品质的目标,在生产中建议的施氮量为150 kg·hm-2(N2)。  相似文献   
52.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oculn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在辽宁省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病毒侵染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GMMV在辽宁省的营口、鞍山、沈阳、丹东、大连、辽阳等地均有分布;在供试的5科21种植物中,病毒仅可侵染葫芦科的西瓜、黄瓜、葫芦、南瓜、角瓜、甜瓜、瓠瓜7种植物,并表现系统花叶症状.该病毒致死温度95~100℃,稀释限点104~10-5,体外保毒期119d.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直棒状,长300nm,宽15nm.RT-PCR检测表明,盖州、台安、新民的西瓜花叶样品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两瓜株系.利用春秋两季大棚栽培西瓜接种试验表明,西瓜感染CGMMV后,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结瓜稍小,自根西瓜产量减产幅度很大,秋季大棚减产38.7%~47.6%,春季大棚减产11.4%~19.4%;采用葫芦嫁接的两瓜产量损失变化较小,秋季大棚减产3.4%~17.5%,春季大棚减产2.5%~9.1%.另外,研究结果表明,CGMMV侵染直接导致西瓜倒瓤,使西瓜丧失食用价值,血清学检测倒瓤西瓜携带CGMMV.  相似文献   
53.
蔡明 《杂粮作物》2000,20(2):41-42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 ,年播种面积达 14 7万hm2 ,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6 0 %左右。繁种面积约 8万hm2 ,主要供省内播种。近年随着辽宁省玉米繁种量不断扩大 ,亲本来源复杂 ,品种间交换增多 ,种子调入、调出途径难以控制 ,特别是国外引种、南繁回调更易引起检疫对象及危险病虫传播和扩散 ,例如曾在瓦房店市发现过玉米疯顶病 ,在本溪市发现过玉米干腐病。这些病害一旦传入 ,将直接威胁玉米生产安全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玉米病害识别和检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着重介绍 3种玉米检疫性病害和1种玉米危险性病害的田间为害识别特征及…  相似文献   
54.
随着减抗替抗的时代到来,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中草药是一种绿色无污染天然的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预防病、保健、改善生产性能和动物品质等多种功能,还具有种类多、残留少、不易产生药性等特点.中草药不但能抑菌杀菌,还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和抗病能力.黄芪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绿色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栽培模式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应该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青薯9号马铃薯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比分析露地平作(A1)、露地单垄单行(A2)、露地单垄双行(A3)、半膜单垄双行(A4)、全膜单垄双行(A5)5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起垄覆...  相似文献   
56.
为寻求适合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柳枝稷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11个不同来源柳枝稷品种的生物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在11个柳枝稷品种中,Alamo生物产量最高,为20. 47 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生物产量(P 0. 05),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吸收效率均呈现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总趋势,而且Cave-in-Rock氮素吸收效率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的吸收速率(P 0. 05),Black Well氮素利用效率最高,达69. 26 kg/kg,由聚类结果可知,分为四类。其中第2类中Alamo品种柳枝稷生物产量最高,氮素利用效率仅次于Black Well,为67. 66 kg/kg,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综合分析得出:在该地区种植Alamo品种柳枝稷既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又能避免因施用过量的氮肥而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其在盐碱地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栽插密度及方式对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为材料,通过3种不同栽插密度及方式来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群体结构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密度(2.7×105穴/hm2)和栽插方式(宽行窄株)有利于杂交水稻组合“红莲优6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密度和栽插方式主要影响群体叶面积指数、植株个体光合速率和群体内部光环境,对品质的影响,主要是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相似文献   
58.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进行了3种纸袋的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不同纸袋处理对寒富苹果果实内在品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使果实的淀粉﹑糖﹑酸和Vc的含量降低,但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果实采收时,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单果重均高于套袋处理,其中,"清田"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小林"袋和"彤乐"袋."小林"袋与对照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而与"彤乐"袋差异极显著,且"彤乐"袋和"清田"袋降低了果实的果形指数.  相似文献   
59.
江苏靖江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的江滩、江心洲、低洼圩田共计面积4.2万亩,可用于水产开发的滩涂、洼地面积3.3万亩,其中江堤外滩0.8万亩。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沿江渔业资源区域优势,不断开拓养殖领域,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先后进行厂潮间带围栏养殖、半流水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和长江名品开发,沿江渔业特色产业带已基水形成。  相似文献   
60.
为揭示马铃薯-燕麦间作体系中燕麦产量形成的光合机制,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单作燕麦为对照,在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为2∶2(P2O2)、4∶2(P4O2)、4∶8(P4O8)模式下,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燕麦旗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含量5个光合指标和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