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7篇
  17篇
综合类   31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7 毫秒
641.
为筛选出适宜巴楚县推广种植的机采棉品种,2022年巴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引进10个已通过审定的棉花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新陆中84号、新陆中80号、酒棉20号3个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可在巴楚县继续进行试验示范,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2.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认识其栖息地利用规律和活动节律是对该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先决条件。利用红外相机网络在明溪县雪峰山对白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河涧旁、竹林和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的天然阔叶林是白鹇较为偏爱的生境;白鹇的RAI (相对多度指数)随着与村落间的距离增加而显著提升;白鹇属于昼行性动物,且整体上在晨昏两个时间段内活动更为活跃;白鹇日活动节律对人为干扰表现出显著回避,且随季节变化发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43.
【目的】探讨不同行比对向日葵/花生间作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贵州特色资源材料的最优田间配置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黔葵1801和黔花生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向日葵/花生不同行比间作和向日葵、花生单作,研究不同间作模式下向日葵和花生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变化。【结果】与向日葵单作相比,向日葵/花生间作2︰2、2︰3和2︰4种植模式下向日葵株高依次降低9.54%、9.82%和3.28%,叶片数减少29.15%、22.14%和16.24%,产量降低23.30%、30.94%和34.50%;向日葵单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高于2︰2种植模式,低于2︰3和2︰4种植模式。与花生单作相比,向日葵/花生间作2︰2、2︰3和2︰4种植模式下花生主茎高降低42.31%、32.40%和25.26%,花生侧枝长减小28.07%、17.17%和5.97%,总分枝数减少21.81%、26.06%和12.76%,结果枝数减少36.81%、12.16%和6.95%,结果数显著减少54.98%、46.54%和43.57%;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70.28%、57.80%和36.00%,气孔导度降低30.00%、22.50%和15.00%,胞间CO2浓度增加38.54%、23.84%和13.30%,蒸腾速率降低29.16%、16.88%和14.52%;产量降低79.18%、58.34%和51.49%。向日葵/花生间作2︰2、2︰3和2︰4种植模式下土地当量比分别为0.98、1.11和1.14。【结论】向日葵/花生间作能有效提高作物的间作优势,以向日葵/花生2︰4种植模式最佳。  相似文献   
644.
为充分利用新疆盐渍土地并促进枸杞大面积推广栽培,以新疆精河枸杞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盐溶液中的发芽情况。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测定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当NaCl溶液浓度在20~60 mmol·L-1时发芽率、发芽势和20~40 mmol·L-1时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但是差异不显著;NaCl溶液浓度在80~100 mmol·L-1时,精河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于对照,且除80 mmol·L-1时发芽指数外均差异不显著(P>0.05);NaCl浓度达到120 mmol·L-1时精河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低于对照,发芽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Na2SO4盐溶液处理时,溶液浓度在20~120 mmol·L-1范围内精河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Na<...  相似文献   
645.
棉花催熟、脱叶是棉花采收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其中,脱叶剂品种选择、喷施时期是否得当及喷施质量决定着脱叶效果和棉花采收质量.无人机因其独特的优势,在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脱叶剂选择、作业时间的确定、关键技术建议等方面总结阿克苏地区无人机棉花脱叶催熟关键技术,以供棉农参考.  相似文献   
646.
【目的】鉴定与评价小麦近缘种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方法】选用38份(含对照)小麦近缘材料,设芽期、苗期盐胁迫处理,鉴定与评价适宜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NaCl浓度,分析小麦近材料芽期、苗期耐盐性鉴定的NaCl溶液浓度分别为1.2%和1.5%。【结果】获得芽期高耐盐材料21份(占55.2%),耐盐材料8份(占21%),中耐盐材料3份(占7.8%),敏感材料4份(占10.5%),高敏材料2份(占5.2%);苗期耐盐材料7份(占18.4%),中耐盐材料17份(占44.7%),敏感材料12份(占31.5%),高敏材料2份(5.2%);成活率与成苗率均为100%的材料有2份。耐盐材料有7份,敏感材料有4份,成活率与成苗率100%的材料有2份。【结论】不同耐盐类型的材料在芽期和苗期耐盐性不一致,部分材料没有可比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47.
通过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保墒性能和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探讨加工番茄地膜覆盖安全期。研究结果表明,在覆膜30 d内,普通PE地膜的土壤温度显著高于三种生物降解地膜产品;T1~T3处理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的诱导期分别为65 d、68 d、72 d,覆膜60 d内,生物降解地膜间的增温效应差异较小,可基本满足加工番茄生长发育需求,且产量均高于普通PE地膜,加工番茄的安全期约为70 d。  相似文献   
648.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区不同栎类树种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特别是在分布边缘不同树种的种内种间差别。[方法]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我国暖温带北缘3种优势落叶栎树(蒙古栎、栓皮栎和麻栎)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同时利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构建了3个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并基于未来气候情景(RCP2.6和RCP8.5)预测了其未来生长趋势。[结果]同一地区栎类树种年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方面,同一地区的不同栎类树种和不同地区同一栎类树种也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北京地区的3种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在辽宁仙人洞地区却与气温无显著相关关系;北京地区的麻栎、河北地区的蒙古栎、辽宁大黑山地区的栓皮栎的径向生长均受降水条件限制。模型预测显示,至本世纪末,北京地区和辽宁大黑山地区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呈现下降趋势;而辽宁仙人洞地区栎类树种径向生长呈增加趋势。[结论]我国暖温带北缘不同地区的栎类树种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为取样地区的气候所支配,下一步尚需结合林分及立地因子,来厘清各类环境要素的相对贡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