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9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沈植国  孙萌  袁德义  程建明  丁鑫  尚忠海 《园艺学报》2020,47(12):2349-236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分析技术,对蜡梅科6种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通过共有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药用价值较高的山蜡梅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蜡梅‘鸿运’(Chimonanthus praecox‘Hongyun’)、‘金玉’(Ch. praecox ‘Jinyu’)和‘鄢陵素心’(Ch. praecox‘Yanlingsuxin’),山蜡梅(Ch. nitens)、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及美国蜡梅(Ca. floridus)嫩梢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47、48、44、44、48和46种,共包含141种成分;蜡梅科6种植物共有挥发性成分以烯烃类、醇类物质为主,‘鸿运’‘金玉’‘鄢陵素心’蜡梅、夏蜡梅和美国蜡梅与山蜡梅共有挥发成分分别为15、18、10、14和20种;PCA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蜡梅单独为一类,‘鸿运’‘金玉’‘鄢陵素心’蜡梅为一类,山蜡梅和美国蜡梅为一类;‘鸿运’‘金玉’‘鄢陵素心’蜡梅、夏蜡梅和美国蜡梅与山蜡梅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表明:桉叶油醇、对薄荷–1(7),3–二烯为主要差异成分。以上结果表明,6个蜡梅科植物资源嫩梢挥发性成分组成丰富,但种(品系)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2.
为选育油茶春花优良品种,以油茶杂交子代(YZ2×DY2)及亲本[母本(YZ2)、父本(DY2)]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其花期和花器官性状,对花期性状进行分级,并对9个性状(花横径、花纵径、花柱裂数、雌蕊长、雄蕊长、花瓣数、花药数、盛花期相对时间、开花持续时间)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将盛花期相对时间和开花持续时间进行等距分级,筛选出符合良种选育目标的花期类型(95株)和极长持续期类型(43株)。9个性状变异系数为9.75%~35.74%,其中,盛花期相对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花柱裂数的变异系数最小。9个性状的中亲优势率范围为-23.17%~0.84%,除盛花期相对时间外均为负值,所有性状均出现超低亲和超高亲个体。杂交子代群体花药数与其他花器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盛花期相对时间与花横径、花纵径、雌蕊长、花瓣数、开花持续时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花柱裂数呈显著相关(P<0.05)。根据聚类分析将杂交子代群体分为3个类群:Ⅰ类属于最早花期长花期型:Ⅱ类属于最晚花期短花期型:Ⅲ类属于中花期型。  相似文献   
143.
袁德义  谭晓风  赵思东  段经华  张琳  邹锋 《园艺学报》2009,36(10):1547-1548
 ‘华丰’梨是以‘新高’梨为母本, ‘丰水’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S 基因型为S3 S9 , 在湖 南长沙地区9月上旬果实成熟, 果实扁圆形, 果皮黄褐色, 平均单果质量为331.82 g, 果肉脆嫩, 石细胞少, 风味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12.2% , 可滴定酸含量0.08%~0.19% , 维生素C含量0.0440~0.0528 mg·g- 1 , 耐贮运性好, 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4.
6个杏李品种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率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6个杏李品种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粉量有显著差异,味馨、味帝、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2 159.7、1 526.0、1 281.O、573.7、295.7和289.6粒/花药.花粉萌发率也因品种及培养基种类不同而异,味帝在任何配比的培养基上均不萌发,10%蔗糖十1%琼脂十O.03%硼酸培养基适宜其他5个杏李品种花粉萌发,味馨、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07%、38.83%、95.36%、16.86%和85.11%;硼酸浓度0.01%~0.03%时适宜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145.
‘华栗1号’是从锥栗实生优良单株中选出的早熟、大果、优质、抗病虫害新品种。成熟期为8月下旬,较‘油榛’提早25~30 d。鲜果平均质量12.12 g,含可溶性糖9.80%,淀粉36.35%,蛋白质4.39%,脂肪0.99%,维生素C 322.90 mg·kg-1,质地细腻,口感香甜,含糖量高,宜鲜食。嫁接第2年结果,盛果期平均产量达4 639.95 kg·hm-2。适合在湖南省山地、丘陵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46.
研究高州油茶耐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筛选出耐热性强的品种,为耐热性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高州油茶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指甲印迹法和图像软件分析,测量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和叶片气孔相关的14项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耐热性的主要指标,运用Excel软件分析平均隶属函数,并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高州油茶叶片由上下表皮细胞、叶肉组织细胞和主脉组成,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度大于下表皮厚度,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栅栏组织1~2层,排列紧密,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主要由上下表皮和紧密排列的维管束组成。6个高州油茶无性系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系统聚类将14项指标划分为4类,即第1类包括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第2类包括叶厚、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实度和栅海比;第3类包括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气孔密度;第4类包括主脉厚度和维管束厚度。对4类中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得出高州油茶耐热性的典型指标,即叶面积、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维管束厚度,对4个典型指标运用隶属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