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我国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英语是农林高校为非语言类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讨论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这一问题时,既应考虑到大学英语本身的特点,又要兼顾这类行业院校特色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各农林高校在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材教辅、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各校在保持行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不变的前提下,在本校未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新的调整,以便尽最大可能来提高我国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从我国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以及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2.
钩吻总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及一般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广西玉林地区的有毒植物钩物为材料,采用95%乙醇和氯仿抽提钩吻中总生物碱,二者提取效率分别为0.52%和0.46%经分离、纯化、鉴定获得两个单体,分别为钩吻素子和钩吻素甲,钩吻总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钩吻总碱对小白鼠的(ip)LD50为7.38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钩吻总碱不会对小鼠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43.
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为动物妊娠所必需。尤其对于猪,黄体是整个妊娠期孕酮的惟一来源,猪的整个妊娠期都需要有黄体的支持。妊娠期间任何时候黄体功能被破坏,都会在24~36h内导致流产[1]。笔者在查阅文献时,罕见对猪黄体细胞的研究报道,故笔者参照相关文献方法[2~9],探索了长大杂母猪黄体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所用黄体均采自附近屠宰场4~6月龄健康长大杂母猪。1.2仪器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槽;台式离心机;倒置显微镜;压力灭菌消毒器。1.3试剂胶原酶,胎牛血清,M199培养干粉,台盼蓝,HEP…  相似文献   
144.
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作外膜,将极其微小的内芯物质(液体、气体或固体等)包覆成半透性或密闭性的微小囊状物。第一个微囊产品是1936年大西洋海岸渔业公司在液体石蜡中制备的鱼肝油明胶微囊。1949年,W urster发明了微囊的空气悬浮法,改进了药物的总包衣过程。1954年,G reen成功的将微囊技术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从而开始了微囊技术的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把合成高分子的聚合方法应用于微囊制备,70年代以后,微囊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已从最初的药物包被和无碳复写纸扩展到食品、农药、肥…  相似文献   
145.
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会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一是生物性的,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二是物理性的,如高温应激,使猪的生长速度减缓,容易患细菌性疾病;又如低温应激,会降低仔猪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6.
霉菌毒素毒性及其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霉菌广泛存在于谷物、饲料以及食品中,其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给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霉菌及其毒素的研究情况,包括动物霉菌毒素中毒机理和清除霉菌毒素方法,为霉菌毒素研究者提供最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7.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杜仲提取物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损伤.结果,高剂量组(0.69g/kg)、中剂量组(0.345g/kg)、低剂量组(0.173g/kg)拖尾率、DNA平均迁移长度和DNA损伤程度与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杜仲提取物不引起淋巴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48.
用三水平棉籽饼、菜籽饼的饲粮饲喂蛋鸡300d,结果表明,各组饲料配方对鸡肝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三水平棉籽饼对鸡肝锰有显著影响,低、中、高水平肝锰分别为5.97ppm,5.85ppm,8.05 PPm;三水平菜籽饼对肝硒有显著影响,低、中、高水平肝硒分别为0.708PPm,0.696ppm,0.792ppm,SGOT与肝铁之间呈强正相关(r=0.7206)。  相似文献   
149.
从湖南省有代表性的6个取样点,采集水牛肝脏样品140份,分析测定7种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均值为:铜19.04±27.22 ppm、铁530.01±77.68ppm、锰3.86±1.44ppm、锌122.62±22.44ppm、硒0.52±0.18ppm、钴0.32±0.08ppm、钼2.55±0.69 ppm。  相似文献   
150.
试验采取检测各攻毒组小鼠肝脏受损情况、肝脏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机制。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及其三聚氰酸混合物对小鼠肝脏的损伤随着混合物剂量的上升呈量效关系,剂量越高损伤作用越严重,而三聚氰胺单独组和三聚氰酸单独组对小鼠肝脏无明显损伤作用。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主要是通过诱导小鼠肝脏细胞凋亡而致肝组织损伤,Bax和caspase-3基因参与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