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肉鸡实验性铜、锌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只30日龄的AA鸡,分为五组,每组4只,玉米-豆、菜饼型配合饲料作基础饲料。Ⅰ组加铜1600ppm,Ⅱ组加铜1600ppm、锌3000ppm,Ⅲ组加铜300ppm、锌5000ppm,Ⅳ组加锌5000ppm,Ⅴ组对照。结果表明,高铜在短期内引起严重中毒、生长抑制和死亡(4/4),主要表现为接触部位的腐蚀作用。吸收后主要是肝脏受损严重。肝、血和毛铜含量明显增加;高锌出现类似损害,但轻得多。肝、毛中锌含量明显增加;高铜低锌及低铜高锌的影响显示铜、锌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3.
饲料发霉变质和畜禽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性问题,其严重程度因地区和饲料加工水平而异。我国长江以南多数地区的饲料霉菌及其毒素含量都较高,尤其是广东、广西等省区的饲料污染更为严重。黄曲霉属贮藏霉菌,分布极为广泛,只要温度在25℃左右,基质含水量超过13%,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能大量繁殖,产生有毒代谢产物,损害动物,诱发癌症和抑制免疫  相似文献   
94.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卵巢颗粒细胞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外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为模板,研究了玉米赤霉烯酮(ZEA)对该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所测浓度范围内,ZEA对卵巢颗粒细胞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强而加大,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60、90和120 μmol/L的ZEA使细胞中的MDA含量均升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ZEA作用后,细胞中GSH-Px酶活力下降;TUNE检测发现凋亡细胞呈棕褐色,凋亡细胞间间隙明显加大,随着ZEA剂量的加大,棕褐色细胞逐渐增多,尤其是高剂量ZEA组,细胞核大部分被染成棕褐色,细胞皱缩,胞间几乎无连接;当Annexin标记FIFC、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高剂量组(120 μmol/L) ZEA处理后其凋亡率可达60.83%,坏死率很低,显示ZEA抑制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并非坏死途径.  相似文献   
95.
保健养猪原理及功能性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湖南农业大学保健养猪课题组专家在保健养猪理论和功能性饲料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创了保健养猪这一全新领域,拓展了功能性饲料和功能性预混料这一新兴产业,极大丰富了健康养殖的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巨大的应用前景.现将有关的主要理论研究和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1 生殖应激学术观点 2003年10月文利新等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生殖应激"概念.生殖应激对母体来说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必然导致机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改变,从而引起母体营养代谢改变、免疫力减弱、抗病力下降、生殖功能障碍以及并发多种疾病,表现为生殖应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97.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 kg左右的健康 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 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 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 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 <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 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 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98.
在高温季节,选择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泌乳量为10-15 kg健康牛2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将20头奶牛随机分为四组,研究添加不同抗热应激剂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血中Z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r、S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抗热应激剂,血液中F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 0.01),Co含量明显减少(P<0.01)。添加中草药抗热应激添加剂,血液中Fc、S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0.01)。乳中Zn、Cr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毛Cr的含量各组均比对照组有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 Se、Mn、Co含量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99.
动物摄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对其器官、神经、细胞等产生损伤作用,动物表现为肝、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的紊乱等临床症状.文章从霉菌毒素对动物器官、神经、细胞等不同部位的损伤作用为角度,对霉菌毒素对动物的毒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按50mg/kg体重桐饼毒素静脉注射健康家兔6只,实验结果显示:急性中毒死亡2只,剖检病病变主要是心肌出血,肝,肾颗粒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