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523篇
农学   329篇
基础科学   306篇
  261篇
综合类   2273篇
农作物   302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1632篇
园艺   472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麦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牛筋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小麦秸秆的不同部位(根、茎、穗)不同浓度水浸液(6.25,12.5,25,50,100mg?mL-1)对牛筋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麦秸秆根、茎、穗部水浸液对牛筋草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牛筋草发芽率逐渐降低,发芽指数逐渐减少,以最高浓度100mg?mL-1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部位水浸液处理的牛筋草发芽率依次为对照(84.5%)>根(71.3%)>茎(68.7%)>穗(58.7%),发芽指数依次为对照(18.39)>根(12.82)>茎(6.77)>穗(6.07)。根部水浸液对牛筋草苗高无显著影响,茎、穗部水浸液只有在最高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幼苗高度,但是对根部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作用,当根、茎、穗部水浸液浓度为6.25mg?mL-1时,牛筋草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7.1%,17.8%及6.6%,而当其浓度为100mg?mL-1时,牛筋草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25.6%、31.6%及95.6%。通过拟合剂量-效应曲线得到小麦秸秆根、茎及穗部水浸液对牛筋草根部生长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19.182,157.545及41.007mg?mL-1  相似文献   
992.
茯砖茶冠突散囊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的不同地区采得较具代表性的茯砖茶样品7种,分离纯化各样品中优势微生物"金花菌"。以广东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作为标准菌株,描述并比较各菌株平板培养下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以及电镜下有性型与无性型等生理结构的差异,并依据各菌株形态特征上的典型差异对它们予以初步命名。结果表明:七株菌株均属于冠突散囊菌,但在形态和在生理等特征上有四种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可能属于冠突散囊菌的变型。本研究为冠突散囊菌多样性的鉴定与不同生理小种的命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花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花2号无菌苗为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探讨,并对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建立了花生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进行悬浮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2,4-D 2.0mg/L,悬浮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mg/L+2,4-D 2.0mg/L+KT 1.5mg/L。悬浮细胞生长呈"S"型曲线,培养12d达到最大生长量,最适继代周期为12d左右,在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培养液的pH和电导率变化则均为先下降再回升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94.
以甘蔗品种"粤糖55号"为材料,对其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带腋芽的甘蔗茎段作为外植体,经0.1%HgCl2消毒7min后,接种到MS+6-BA 1.0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启动培养,能够诱导丛生芽。丛生芽继代和生根最优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和MS+NAA 2.0mg/L。甘蔗组培苗生根炼苗后,移到木糠中进行假植,成活率为90%~95%。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对两例确诊为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犬进行了病原的研究。用阴道采样法采集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生化鉴定,结果第1例因连续使用抗生素,而分离不到细菌;第2例分离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犬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对临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有很大的耐药性,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较为敏感,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配网10kV线路距离较长,压降及线损过大,导致末端用户受端电压偏低,而以现有的35kV变电站进行直接调压又难以实现的实际情况,以10kV王村123线为试点,利用35kV旧变压器改造成宽幅有载双向自动自耦调压器,安装于10kV馈线中后端,提升自耦调压器后段线路电压,总结旧变压器改造再利用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7.
种植种茎的芽眼朝向对华南8号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通过试验比较了在水平种植时,种茎芽眼的4个朝向(芽向)在木薯产量性状上的效应。结果表明,芽向对木薯产量性状有较大影响,鲜薯、薯干和淀粉的产量排序依次为向南>向西>向北>向东(CK),最高产的芽眼向南处理比最低产的芽眼向东处理(CK),提高鲜薯产量38.8%、薯干产量36.3%和淀粉产量34.8%;次高产的种茎芽眼向西处理比芽眼向东处理(CK)提高鲜薯产量24.9%、薯干产量24.5%和淀粉产量24.6%。我国在种植木薯时,建议采用种茎芽眼朝南、朝西或朝西南的水平摆种方式。  相似文献   
998.
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布置稻草覆盖田间试验,探讨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最终拟定适宜当地的稻草覆盖量。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覆盖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其中覆盖4 500 kg/hm2稻草处理(S300)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最高,但S300、S400(6 000 kg/hm2)和S500(7 500 kg/hm2)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和总产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稻草覆盖量各处理的商品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达到95%以上。就经济效益而言,S300处理最高,显著高于S200(3  相似文献   
999.
2个早稻品种最佳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个早稻品种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对两优9168和华两优103进行225、150和75kg/hm23个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筛选2个早稻品种的最佳氮肥施用量。[结果]供试品种间生育期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氮肥施用量对生育期影响极显著,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水稻全生育期有延长趋势;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氮肥施肥量的减少,产量呈递减趋势;氮肥施用量对经济系数影响显著,且均在150kg/hm2水平下经济系数最大。[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发酵技术在植物细胞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已经成为获取某些珍稀药物资源的有效方式,为人类利用植物有用化学成分开辟了一条新路。发酵设备的应用为工厂化生产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手段,使植物细胞的生产过程严格化、程序化,从而更好地控制了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人类服务的能力。阐述了发酵设备和发酵技术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状况,以及发酵技术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坚信这一技术将在今后的利用植物细胞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