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昆明市海口林场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结合各树种的计算参数,研究了海口林场不同年龄组和林分起源主要乔木树种碳储量及碳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口林场主要乔木树种的总碳储量为171 695.53 t,平均碳密度为34.88 t·hm-2。就不同树种而言,碳储量大小依次为华山松(65 974.30 t)>柏木(26 433.18 t)>桉类(24 810.27 t)>桤木(21 488.32 t)>栎类(11 590.24 t)>云南松(9 827.61 t)>银荆(6 318.67 t)>油杉(3 028.75 t)>杨树(1 980.52 t)>其他阔叶树(243.68 t);就不同林龄而言,碳储量主要集中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上,而碳密度则是随着林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就不同林分类型而言,人工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大于天然林,针叶林的大于阔叶林,纯林的大于混交林。因此,碳储量大小取决于树种类型、林分起源、林龄等因素,森林碳循环管理应重视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并优化林分结构,以此提...  相似文献   
12.
对海口林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口林场位于昆明市西南40km。全场总面积7300hm^2。当此调整产业结构之际,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分析了林场森林景现资源、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规划林场旅游景点有阿尔巴尼亚油橄榄、澳大利亚桉树及滇池景点、中宝老高山松树人工林景点、妥乐丹霞地貌和人文景现景点。并进行了效益预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清单中,林分蓄积量、林分年龄、立地质量、林分径级结构以及森林经营措施等调查因子,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实践性较强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腾冲县秃杉人工林立地条件与林分生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法,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等立地因子下的秃杉人工林树高、胸径平均生长量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土壤厚度对秃杉人工林林分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秃杉人工林林分生长的最主要立地因子为坡位、坡向和土壤厚度;秃杉最适生的立地条件为坡下部、阴坡、土壤深厚。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普洱市思茅区2005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ASTER-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该区思茅松在不同环境梯度上的空间分布阈值;运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对多个定量、定性因子进行空间降维,研究主要影响因子对思茅松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在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坡度方面,思茅松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变化不明显,呈平稳状态或略有波状起伏变化;影响思茅松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按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海拔>坡位>坡度>坡向。  相似文献   
16.
17.
指出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研究是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大背景下提出并进行研究实施的。目的是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通过强化企业应用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为大众消费提供优质农产品,从而促进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分析了监管模式实践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滇中一平浪林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树干解析资料为基础,采取标准样地法与标准木树干解析法,运用MATLAB统计软件,采用一元幂函数式、抛物线式、逻辑斯蒂式、对数曲线式、舒马克式分别平均木和优势木拟合并选出最优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最优生长模型经检验其拟合总体精度在96.67%~98.97%之间,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研究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生长过程的预测。平均木和优势木存在两个速生期,分别为5~10a和35~40a,建议在10~15a,40~45a之间进行抚育间伐,提高林木生长量。直至50a,优势木和平均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两条曲线尚未相交,林分生长未达到数量成熟龄,说明其成熟期在50a后。至50a,优势木材积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约为平均木的4倍和5倍,可见在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进行优树选择有较高的增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普洱市思茅区2005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ASTER-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该区思茅松在不同环境梯度上的空间分布阈值;运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对多个定量、定性因子进行空间降维,研究主要影响因子对思茅松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在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坡度方面,思茅松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变化不明显,呈平稳状态或略有波状起伏变化;影响思茅松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按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海拔坡位坡度坡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等4种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5大类18个指标中筛选12个指标作为主要植被类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森林健康评价指数法对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487个小班的森林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质及健康的森林小班有405个,占总面积的77.79%;亚健康及不健康的森林小班有82个,占总面积的22.21%。主要植被类型健康状态整体呈优良,但受社区活动的影响,靠近农田村寨的植被类型健康等级低,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方能减缓不利局面的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