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67篇
  185篇
综合类   619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针对成品卷烟外表面缺陷种类多、分类细、人工质检无法对卷烟外观的细粒度缺陷进行系统性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成品卷烟外观检测设备,自动完成成品卷烟的外观全矢量成像和缺陷检测。利用黑箱法对检测设备的技术系统进行分析,并设计了成品卷烟检测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储供装置、单元离散装置、外观成像装置、分拣装置和缺陷检测模型;对影响卷烟运行稳定性、卷烟无损率、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试验,在单元离散装置上对卷烟运行稳定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滑板提升速度为0.3m/s、过渡板倾斜角为40°、辊子速度为0.045m/s时,烟支输送无斜率可达100%,无偏移率可达99.5%,在分拣装置上对造成卷烟损伤的关键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气缸伸缩速度为20mm/s、弹簧刚度为3N/mm时,烟支损伤率为0,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光照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光源照射角为10°、光源与烟支高差为30mm时,图像直方图的像素点与其亮度分布包络线平缓,图像清晰;最后,在设备上完成54mm×100规格烟支的检测试验,利用改进HourglassNet-YOLO v4网络模型对成像进行缺陷检测,结果表明,烟支缺陷检出准确率达到98%,缺陷分类准确率达到95.4%。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成品卷烟外观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2.
以新疆杨和沙林杨为对象,检测其在未受害和受害状态下树皮和木质部的生化物质含量或活性,从生化角度探讨2树种的抗虫机制。结果表明,未受害新疆杨树皮糖含量最高,受害沙林杨木质部糖含量最低;蛋白含量在受害新疆杨木质部最高,在未受害沙林杨木质部最低。在未受害情况下,沙林杨树皮中槲皮苷和白杨甙含量均高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而亚麻木酚素和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总酚含量高于在新疆杨木质部的含量。受害后,除单宁和类黄酮外,其他次生代谢物在沙林杨树皮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高于新疆杨木质部,白杨甙和总酚苷则相反。防御酶类测定结果显示,未受害沙林杨树皮中的SOD酶活性低于新疆杨中的活性,而PPO酶相反。受害后,沙林杨树皮中的PAL和木质部的PPO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在新疆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活性;沙林杨树皮中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在木质部的活性;POD酶在沙林杨受害树皮中的活性最高,在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在未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因此,沙林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POD和SOD酶与防御天牛危害有关,新疆杨受害木质部中的PAL和PPO酶升高与光肩星天牛的钻蛀有关。  相似文献   
63.
为开发RNAi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可视化鉴定方法,以DNA嵌合染料SYBR Green I为材料,采用设置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特异性引物的手段,建立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可视化的RPA用于转基因大豆‘B5C9123-5’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靶标不存在时,RPA体系中游离的SYBR Green I染料使溶液呈现较弱的黄色荧光。在靶标存在的情况下,RPA扩增产生的双链DNA与SYBR Green I结合导致溶液从黄色转变为绿色并使荧光迅速增强。通过对RPA扩增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阳性结果可在20 min内用肉眼鉴别,检测限为1.00 ng/μL。通过设置不同RPA引物,该方法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种RNAi转基因作物。  相似文献   
64.
针对花榈木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问题,基于花榈木在中国的188条地理分布记录和9个气候变量,于 SSP1-2.6、SSP2-4.5、SSP5-8.5 3种气候情景模式下,利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其当前和未来(2050s和2070s)的生态位进行模拟,研究影响花榈木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分析其在不同气候情景模式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迁移趋势。结果表明,当模型的特征组合(FC)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和阈值性,正则化乘数(RM)为2时,模型复杂度和过拟合程度较低,此时训练集的平均AUC和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954和0.004,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很高。花榈木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我国东南部,核心分布区位于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及其周边区域。刀切法(Jackknife)表明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花榈木总体适生区分布相对稳定,核心适生区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稳定,于南北向中部迁移,尤以广东中部及江西中部收缩显著,这些迁移的核心适生区是花榈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5.
为解决三七收获过程中挖掘阻力过大问题,需深入研究挖掘铲三向阻力变化规律.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构建土壤有限元模型,建立挖掘铲力学模型,设计挖掘铲参数.运用LS-DYNA获取挖掘铲作用过程中三向阻力与土壤破碎形态开展土槽试验,以此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挖掘铲作业过程中X向阻力最大;Y向阻力与挖掘距离正相关;Z向阻力最小.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规律一致,相对误差8.91%,仿真模型准确.  相似文献   
66.
经试验在水温25℃以下,采用提高培育海水比重,导致鲍幼体因环境突变引起不适而扭动最后脱落(剥离)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优点,同时能剥离鲍幼体的成活率,又对生长无影响认为是一种实用,可行和有效的剥离鲍幼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许文军 《海洋渔业》2003,25(1):21-23,30
2000年12月20日至2001年2月15日在日本静冈栽培中心进行牙鲆人工育苗试验。4.3万粒受精卵经50多h后,共计孵出仔鱼2.9万尾。在水温17-18℃,pH8.0-8.2,海水比重1.021的条件下,经55d培育,共育出平均全长25mm的鱼苗1.6万尾,育苗成活率的55%。  相似文献   
68.
湖北荆州某种鸡场孵化的2批雏鸡均在11日龄左右发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颈震颤、共济失调、跛脚等神经症状;解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主要病变在于脑部,眼观脑组织稀软如泥,病理切片可见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充血,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中央染色质溶解现象;部分小血管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的管套现象;变性细胞周围出现卫星现象及噬神经元等典型的禽脑脊髓炎病理变化。禽脑脊髓炎免疫琼扩试验被检血清于24 h后出现明显沉淀线,进一步确诊该病例为禽脑脊髓炎。同时,通过细菌分离、染色及生化"爆乳"试验,确认该病例雏鸡继发魏氏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69.
<正>鸡禽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肉食品之一,由于它饲养方法简单,所以鸡禽业的养殖发展非常迅速,在当今时代,传统的鸡禽养殖业已经从分散的、家庭散养方式,已形成规模性的养殖模式。随着规模性的鸡禽养殖发展,鸡禽病发生更需要加强防治,尤其是对鸡禽疾病防治工作必需最好,否则养殖户的损失就会非常巨大,但鸡禽的常见病比较易发,也无法彻底根除,在规模化的鸡禽养殖中,常常会导致鸡禽群体发病,而且具有感染性高、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时可能全军覆灭,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限制了国内养鸡业发展。为了鸡禽病的发生,必需对于鸡禽病的发生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找出鸡禽为什么易患病,怎样才能控制传染程度,根据鸡禽的发病原因,探讨有利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繁荣我国养鸡业,提高我国鸡禽业的经济效益,也能杜绝鸡病危及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70.
鳕碎肉酶解物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婷  张凯  孙谧 《水产科学》2007,26(4):207-209
通过测定鳕碎肉酶解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海洋蛋白酶YS-894、海洋蛋白酶YS-80、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筛选出海洋蛋白酶YS-894作为酶解鳕碎肉制备具有较高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水解酶;用正交试验L9(34)对该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水解的最佳肉水比。最终工艺条件为40℃、酶解45 m in、pH 9.0、酶解质量分数0.25%、底物∶水=1∶3的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清除率为6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