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67篇
  185篇
综合类   619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扼要介绍横带髭鲷白点病发病情况与症状、试验结果,并提出发生白点虫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以某省级工业园作为对象,通过对项目概况、水土保持现状调查评价和设计等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编制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时需注意的几点:(1)调查园区的水土保持现状,划分建成、在建和待建区域,摸清园区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情况,统计已完成的土石方量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2)结合园区各地块责任主体、属性差异、建设进度等划分多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3)分已建区、在建区和未建区3个区对园区进行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4)措施布设按已建区、在建区和待建区分别考虑。(5)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地块功能特点可由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入驻企业分别承担。(6)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内项目实行承诺制管理,统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时只需提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物物源,基于粒度参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采用粒度端元分析并与潜在源区对比,结合常量元素法进行了多角度探究。结果表明:黄河北岸沉积物粒度较南岸粗,两岸沉积物粒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粒度空间分布差异结合风沙活动、地形特征,可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黄河北岸为南岸沉积物的上风向源区之一; 就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沙漠南缘与祁连山区常量元素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与沙漠腹地差异较大。提取4个端元,多角度分析表明端元1(峰值粒径范围是30~50 μm)为全由祁连山北麓风成沙所组成的沉积体,端元2(100~120 μm)主要由沿黄北岸风成沙和黄河二次搬运所组成。端元3(170~250 μm和15~25 μm)为沿黄以北就地起沙,端元4(300~600 μm和10~20 μm)由黄河搬运沉积物所组成。综上,可认为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区沙物质主要是由黄河、沿黄以北和祁连山北麓所提供。  相似文献   
84.
定量厘定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变化的相对作用,可为揭示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提供依据。以MODIS NDVI、SRTM DEM、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为数据源,建立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残差分析、相对作用分析等多数学模型,分析了2001—2019年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相对作用,揭示植被NDVI与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总体上呈上升态势,植被NDVI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面积远大于减少的区域面积; 研究区植被改善和植被退化均受人类活动的主导。研究时段内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与降水、气温以及相对湿度整体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递减,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综上可知,研究时段内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覆盖呈改善态势,人类活动可被认为是影响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植被NDVI与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5.
广州地区地毯式屋顶绿化植物筛选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州地区广泛收集引种的乡土植物,以及现有栽培的地毯式屋顶绿化植物种类品种的栽培观察,初步筛选适合广州地区地毯式屋顶绿化的植物共39科65属85个种类品种。利用自行构建的广州地区地毯式屋顶绿化综合评价模型对85个种类品种进行评价,其中有21个种类品种适合在广州地区地毯式屋顶绿化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紫茎泽兰的茎叶水浸液对不同品种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受体品种对紫茎泽兰化感效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各品种敏感性(敏感指数M3)顺序为:云瑞1号(-0.086 5)白糯1号(-0.068 2)鲁三3号(-0.038 6)。紫茎泽兰水浸液化感效应大小与其浓度密切相关。12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对玉米的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而4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在低浓度(0.001 g/m L)时对各品种均有化感促进作用;中浓度(0.005 g/m L)时,对白糯1号、鲁三3号有促进作用,但对云瑞1号呈抑制作用;高浓度(0.025 g/m L)时,对所有供试玉米品种均表现为化感抑制效应,其中对鲁三3号的抑制作用最强。紫茎泽兰化感效应与其采收时期关系密切,4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表现出更强的化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7.
利用大光斑激光雷达估测小兴安岭平均树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获取覆盖中国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GLAS第三激光器Laser3I数据,并用IDL和MATLAB对GLAS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来提取树高,利用小兴安岭二类调查数据做精度检验,得到精度为92.67%。结果显示:大光斑激光雷达能够高精度地提取树高,可为林业生产及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8.
介绍白三叶草的特性以及林下间作白三叶草的生态效应,总结白三叶草栽培技术,包括除草整地、播种、播后管理、刈割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0.
以微喷灌溉(CK)为对照,研究痕量灌溉管在沙培中不同埋深对日光温室春季黄瓜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25cm)的黄瓜生长与CK(微喷)相比受到显著抑制,T1 (5cm)、T2(15cm)处理黄瓜生物积累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品质与CK相比均有所提高,不同处理间叶片电导率、MDA、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沙子含水量均低于CK;T1处理的产量比T2处理提高了1.9%;与CK相比的T1、T2处理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50.9%、60.0%.分析表明,日光温室沙培黄瓜栽培中痕量灌溉管埋设深度为5 cm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