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以Pflüger柱模型和普通输流管道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在流动流体和分布随从力共同作用下管道的运动微分方程,并采用Galerkin法进行离散.通过传递矩阵法结合边界条件求出模态函数的频率特征值,研究了分布随从力作用下含裂纹输流管道的稳定性.分析了裂纹深度与位置对分布随从力作用下简支输流管道临界流速和失稳形式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简支输流管道裂纹深度越大,裂纹位置与端部距离越远,分布随从力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越明显,且其失稳形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42.
林木和果树由于多年固定生长在某一地块上,因而消耗养分过多。缺素症是林果生产中的一种常见重要生理性病害。一、外观诊断各种缺素症症状的主要表现为:1.缺氮症。氮素缺乏表现为植株矮小,分枝或分蘖少,花序小,果实小;叶小而窄,色淡绿至黄色,且先从老叶或下部叶片出现症状,然后向上部叶片或嫩叶发展。2.缺磷症。磷缺乏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暗绿或灰绿色,无光泽;幼芽及根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根细弱而长,侧芽成休眠状态或死亡。3.缺钾症。钾缺乏时表现为叶尖和叶边缘枯焦,叶中还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斑点,且症状先从老叶或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若严重缺钾,嫩叶也会发生症状。同时,根系发育不良,根细弱常呈褐色。4.缺钙症。缺钙时,表现为植株矮小,未老先衰,幼叶卷曲而脆弱,叶中有坏死组织;根尖和生长点细胞逐渐死亡而导致组织腐烂,有的植物果实顶部腐烂。5.缺铁症。表现为幼嫩叶叶尖失绿,严重时完全失绿成白色,叶缘及叶尖干枯,甚至全株死亡。亦称“黄化病”。6.缺硼症。最明显的症状是生长点死亡,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的生殖器官;其次是根系腐烂,形成心腐病和落花落果。7.缺锌症。表现为叶丛生成簇状或小叶病,有的果树则在嫩叶上出现叶脉间退绿成...  相似文献   
43.
王燕  李琳玲  许锋 《北方园艺》2007,(5):219-221
阐述了湖北省板栗病虫害的现状,分别描述了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生活习性等,并提出其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4.
圈养金丝猴饲养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珞  王洁  许锋 《野生动物》2007,28(2):22-24
迁地保护是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加强圈养金丝猴饲养管理,对扩大种群和拯救这个物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成都动物园金丝猴的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旨在改进圈养金丝猴的饲养管理和改善生活条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45.
矮壮素对银杏叶片光合代谢与萜内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锋  张威威  孙楠楠  李琳玲  程水源  王燕 《园艺学报》2011,38(12):2253-2257
 为探讨矮壮素(CCC)调控银杏叶萜内酯生物合成的机理,以3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0、0.5、1.0和2.0 g · L-1 CCC处理对银杏叶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萜内酯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对银杏萜内酯合成途径中5个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2.0 g · L-1 CCC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银杏叶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1.0和 2.0 g · L-1 CCC处理下,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白果内酯和总萜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CC处理能显著上调银杏内酯合成途径中4个关键基因(DXS、DXR、GGPPS、LPS)的表达,表明CCC在分子水平上可能是通过诱导内酯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来促进内酯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46.
银杏叶萜内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综述了银杏萜内酯的合成途径和影响银杏叶萜内酯合成的各种因素,及各种调控银杏萜内酯含量变化的措施。喷施矮壮素、乙烯利能够通过反馈抑制内源激素的合成来增加银杏内酯合成前体GGPP含量。赤霉素具有与前者相同的抑制机理,通过反馈抑制GA20-氧化酶、3β-羟化酶mRNA的积累,增加GGPP的含量。还介绍了通过2,3-环氧角鲨烯抑制2,3-环氧角鲨烯环化酶来阻断甾醇生成途径,使MVA途径的IPP进入质体参加内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赤霉素(GA3)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21℃黑暗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GA3、ALA以及GA3与ALA混合剂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结果:100 mg/L ALA,100 mg/L与500 mg/L GA3,10 mg/LALA与100、500 mg/L GA3混合剂可显著提高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且发芽时间出现不同程度提前.结论:适量浓度ALA,GA3及两者混合剂可提高夏枯草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8.
银杏不同类型枝条叶片萜内酯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雌长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外,其它枝型总萜内酯含量均在9月初达到1年中的最大值;GA是所测4种萜内酯中含量最丰富的,不同枝型按照GA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雄长枝、雌叶丛枝、雌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GA含量在10月初到达含量的高峰外,其它均在9月初达到高峰;GB、GC和BB含量低,变化规律较一致,落叶前含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9.
夏枯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他植物PA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PCR技术,本研究首次从夏枯草中克隆得到了PAL基因的cDNA片段序列,命名为PvPAL,Gen-Bank登录号为JN65446。PvPAL基因cDNA片段长1 306 bp,其中编码区域为1 047 bp,编码34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vPAL蛋白质序列与丹参、地黄、黄芩、藿香等植物的PAL蛋白质高度同源。PAL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vPAL与唇形科植物的PAL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vPAL基因在根、茎、叶中均表达,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PvPAL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迷迭香酸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调查统计了罗田板栗6个不同品种"六月暴"、"中果早栗"、"乌壳栗"、"八月红"、"桂花香"和"玫瑰红"的物候期及结果习性,为板栗品种多指标数量分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个板栗品种均在4月上中旬萌芽,萌芽约1周后展叶,展叶约30d后柱头出现且雄花初开,经15~25d左右花期结束,花期结束后果实发育约90d成熟,但"六月暴"少于90d果实即可发育成熟;"八月红"有高结实率、低空苞率,适宜作为良种材料进行大面积推广,但具有高雄雌花序比,故应人工做好去雄,控制合适的雄雌花序比,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