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在青篱竹属Arundinaria 系统分类中由于对该属的形态分类标准取舍不一,至今仍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本文采用PCR 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青篱竹属Arundinaria 及近缘属(如苦竹属Pleioblastus、矢竹属Pseudosasa、少穗竹属Oligostachyum、巴山木竹属Bashania、肿节竹属Clavinodum 等)有关争议属的代表种或模式种(毛竹为外类群)等18 种竹种的核糖体DNA ITS 区段序列和叶绿体DNA trnL-F 序列。分别对ITS 序列、trnL-F 序列和ITS 与trnL-F 的组合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和trnL-F 区段序列相比,核糖体DNA ITS 区段序列有较高的系统发育信息位点。通过最简约分析产生的ITS 树、trnL-F 树和ITS 与trnL-F 的组合序列树表明,所得树形基本相似。供试竹种(斑苦竹A. oleosa、仙居苦竹A. hsienchuensis、茶秆竹A. amabilis、长叶苦竹A. chino、苦竹A. amara、宜兴苦竹A. yixingensis、菲白竹A. fortunei、翠竹A. pygmaea、大明竹A. gramineus、巴山木竹A. fargesii、冷箭竹A. faberi、凤竹A. hupehense、鼓节矢竹P. japonica cv. Tsutsumiana、矢竹P. japonica、短穗竹B. densiflorum、肿节竹A. oedogonata、少穗竹A. sulcata)形成一个单系类群,且分为2 个不同的分支。图3 表2 参11。  相似文献   
22.
林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生长周期长,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所需时间长、见效慢,同时还存在基因源缺乏和杂交不亲和等制约因素。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为林木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依靠现代基因工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可极大地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对营造优质人工林,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如体胚转基因系统和超声波辅助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及很多有用目的基因的克隆促使林木基因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应用于林木基因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林木木质素改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促进开花、林木生长性状改良和植物修复(林木抗环境污染)等基因工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3.
遗传转化植物中沉默基因的消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基因技术在生物科学许多领域的深入开展,转基因沉默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大量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证明许多因素与基因沉默有关,植物遗传转化中外源基因的整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外源基因的沉默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的沉默可由多种机理造成。外源基因以多拷贝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会发生失活;基因沉默与整合的位点也密切相关,如果整合到转录活跃的常染色体上,毗邻寄主基因的调控系统系列将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如果插入到重复DNA或异染色质区,外源基因可能会失活;基因沉默并非在每一个发育时期,每一个细胞中总发生,有的外源基因,在幼苗阶段表达是正常的,但萌发到一定阶段后基因表现沉默。转基因沉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另一类是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前者是发生在核内的时间,而后者是发生在细胞质中。两者都与甲基化有关,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主要发生在启动子区域,基因的转录受抑制;而在转录后的基因沉默中,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基因能够转录,产生mRNA,但mRNA在细胞质中被特异性地降解,不能正常翻译成蛋白质造成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发生在细胞质中,转录物能在细胞核中积累但在细胞质中mRNA迅速降解或不能正常地加工。二者在时间上并非简单的前后关系,在空间上也不因为核膜的存在而相互隔离。本文对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如何降低外源基因的沉默可能性,以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率,以及通过DNA糖基化酶等方法适当处理,激活已经沉默的基因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4.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树叶片饲喂杨扇舟蛾,研究 Bt 毒蛋白对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酯酶和羧酸酯酶明显受到抑制。中肠酯酶活性在取食 4 ~ 48 h 内持续下降,羧酸酯酶活性在前期 4 h 有所上升但随后持续下降。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从 24 h 起,受抑而下降,但不显著。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活性在前 36 h 内波动不大,48 h 后显著受抑。乙酰胆碱酶的活性无明显受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2 h 后略升高,然而在取食 12 ~ 48 h活性持续下降,与之相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 4 ~ 48 h呈上升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 4 ~ 12 h 呈下降状态,24 ~48 h呈上升状态。转 Bt 基因杨树主要通过抑制酯酶和羧酸酯酶并扰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协调作用干扰害虫的正常生理代谢,起到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25.
氮、磷、钾对若干种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培养基中三个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对若干种木本植物(如杉木、北美红杉等)离体培养繁殖影响的研究,提出了较适合于这些木本植物离体培养的改良MS基本培养基(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水平修改为:NH4NO3 850mg/L,KNO3 2000mg/L,KH2LO4 100mg/L)。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工厂化组培繁殖木本植物特别是一些常规繁殖困难的林木树种的可能性,以及提高组培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6.
西蒙得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Link)〕组织培养大批量繁殖技术的研究,探索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及蔗糖含量等对嫩梢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春季生长的1年生实生苗以及6年生高产的优株茎节作外植体,培养于含有ZT 1~3 mg/L或BA 1~3mg/L和NAA 0.01~0.1 mg/L的MS培养基中,经30~40天,几乎所有腋芽均能长成嫩梢,切取长达4~6 cm的嫩梢,培养于含有NAA的1/2MS培养基中,经1周暗培养,1个月后生根率达93%,小植株移栽于含砂土的基质中,保持湿润,获得成功。用幼苗及优株作外植体的培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此法不受遗传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27.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转Bt单基因和转Bt CpTI双价基因杨树叶片饲喂杨小舟蛾,幼虫中肠酯酶的活力在饲喂初期显著升高,但在饲喂一定时间后受到抑制:转Bt单基因杨树在饲喂24 h开始受到抑制,48 h受到明显抑制,较对照下降了15.8%;而转双价基因杨树在饲喂12 h受到明显抑制,较对照下降了38.1%.转双价基因杨树对中肠酯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转Bt单基因杨树.转Bt单基因杨树对幼虫中肠羧酸酯酶的抑制能力不强,而转双价基因杨树对中肠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转Bt单基因杨树,饲喂12 h后活力开始受到抑制,饲喂24、36、48 h的活力分别较对照下降了33.4%、22.5%、29.6%,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杨树主要通过抑制幼虫中肠酯酶和羧酸酯酶这2种解毒酶活性而干扰昆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害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杉木离体培养中的钙、镁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九种植物:北美红杉、柳杉、西洋杜鹃、金边瑞香、蝴蝶兰、花叶常春藤、斑叶竹节秋海棠、葡萄以及猕猴桃的组培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增殖、生根、移栽等技术要点。其中,中国柳杉及花叶常春藤的组培繁殖成功属国内首次报道。一些种类的组培繁殖已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
杨树湿心材的化学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诸葛强  黄敏仁 《林业科学》1997,33(3):259-266
采用等离子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以及电子自旋共振谱等技术分析杨树不同生长年轮部位木材的化学特性。结果显示,杨树湿心材中较高浓度的无机物质是其显著的化学特性之一。湿心材中较高含量的有色化学物质多元酚、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以及来源于酚羟基、羰基等的含氧自由基与湿心材的变色密切相关。此外,湿心材含量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湿心材性状主要是由无性系基因型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