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上壤中存在较多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因此盆土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消毒,以减少花卉的发病率。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相似文献   
82.
进行花木嫁接 ,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又可弥补盆景的某些部位的缺陷、满足造型需要 ,还可大大缩短盆景的制作时间 ,被行家里手广泛采用。但嫁接要求技术高 ,稍一不慎 ,嫁接不成活 ,不仅达不到目的 ,而且将原有的盆景弄坏。现将提高花木嫁接成活率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准嫁接季节嫁接季节因嫁接所用接穗不同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 ,一般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最佳 ;芽接在整个花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 ,以砧木皮层易剥离为最好。二、搞好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1.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砧木穗条的亲和力要强 ,这是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83.
苏铁又叫铁树,在我国南部和西南各省均有栽培,因其叶色翠绿、羽状簇生、四季常青而成为著名的园林观赏和盆栽植物.苏铁的繁殖途径有2种,一是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二是无性繁殖,即分离根际萌蘖进行繁殖.因无性繁殖数量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从有性繁殖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4.
冬季如遇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对毛竹林造成了严重危害:轻者竹竿弯曲、折断,重者导致竹竿破裂甚至整株倒伏翻兜,对竹林的破坏极大.为了尽可能减少冰冻对毛竹林的影响程度,宜采取如下补救管护措施. 一、及时清理.冰雪过后,要尽快对竹林进行清理,并根据竹株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以减少冰雪灾害对竹林造成的损失. 1、对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在雪停后立即予以砍伐. 2、对竹梢受损严重的、梢部折断且断裂部位高的毛竹,可将其梢部砍去,以减轻竹竿的压力,使其逐渐恢复.砍去的梢长度尽量不要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枝不得少于15盘.  相似文献   
85.
 针对电镀、皮革等工业造成的重金属Cr 6+污染,而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如秸秆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严峻现实,研究了生物质种类、改性等条件对Cr 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的吸附效果为:花生壳>玉米芯>麦壳>玉米秆;活化后生物质吸附Cr6+的能力显著提高,其中麦壳的活化效果最好,Cr 6+脱除率可增加10 %;随着Cr6+废水溶液pH值的升高,生物质对Cr 6+的吸附率降低。废水溶液中Cr 6+浓度对吸附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当浓度为30 μg/mL时Cr 6+吸附率达74 %以上。  相似文献   
86.
谢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70-16972
在对泉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现状,并指出土地流转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为泉州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花蕾蛆,又叫瘿蝇、花蕾蝇蚋、灯笼花、包花虫,俗称花蛆,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均有分布,是瘿蚊科双翅目害虫.其寄主植物限于柑桔类,成虫在花蕾上产卵,幼虫危害花蕾.被害花蕾成畸形,膨大变短,不能开放.有时被害率可在50%以上.如不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会严重影响柑桔的产量.  相似文献   
88.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因其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萌生能力强、适应性广和用途多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南方最重的工业人工林树种。邓恩桉除具有上述特性外,还具有抗寒性强、木材直、树形漂亮等优点,成为湘南地区最重要栽培品种。它不仅可作工业原料林栽培,还可用于街道绿化和城市美化。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浙江省桐乡市蚕桑产业的过去和现状入手,剖析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问题,并从蚕桑生产现代化和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等角度对产业未来发展路径及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
季节性干旱丘区的麦秸还田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2004年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进行了麦秸还田种植水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中,麦秸的节水效果最好,但还田方式与节水效果直接相关。翻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可以减少田间蒸发耗水,节水41.84%;稻谷水份生产率为1.55 kg/m3比CK高0.51 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1.22 kg/m3;与此同时水稻增效1860元/hm2。免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的水份生产率为1.26 kg/m3,比CK高0.22 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0.47 kg/m3。免耕、覆盖、水稻抛栽不节水,但省工节本,增效840~111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