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柚木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柚木良种壮苗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研究探讨了柚木嫩枝扦插的关键技术环节.试验表明:影响柚木扦插生根率的生长激素依次为NAA>IBA﹥IAA,最佳生根剂配比为NAA 50 mg/kg+IBA 100 mg/kg+IAA 200 mg/kg;综合考虑生根效果和生长两个指标,所选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1:2(V :V)、黄心土:甘蔗渣=1:2(V:V)和黄心土:河沙=1:1(V:V)三种较好;选择直径小于0.5 cm小径级的穗条,带顶芽,顶芽小则全留、保留2~3对叶,大则剪去1/2,其余叶片剪去2/3~3/4,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22.
模板DNA、引物、dNTPs、Mg^2+的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是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PCR)结果的主要因素.以桉树叶片基因组DNA为试材,系统地测试了这6个因素对桉树ISS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化的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20 ng模板DNA、0.4μmol.L^-1随机引物、0.15 mmol.L^-1dNTPs、2.0 mmol.L^-1Mg^2+、1.25 U TaqDNA聚合酶.最佳退火温度为55℃;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5℃退火45 s,72℃延伸1.5 min,35个循环;72℃再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23.
植物激素在农林业生产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方面,效果显著,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林业生产中,尽管植物激素应用很广,但赤霉素和三十烷醇在湿地松和杉木种子育苗中的应用则鲜见报道。本实验应用以上两种激素处理湿地松和杉木种子,在田间和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实验,并对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方法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测定按国家种子检  相似文献   
24.
LERO.  JJ  谢耀坚 《桉树科技》1998,(2):52-61
微繁技术具有在短时间内多倍快速繁殖优选树木基因型,并获得造林收益的潜力。无菌培养物已经从种子、种苗、芽、花和术瘤等诱导成功。至少有30种桉树已经建立了愈伤组织,其中12种已获得再生苗。用腋芽增殖法或不定芽增殖法或二者兼用的微繁技术都已成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低比例的MS琼脂培养基常用于芽的繁殖。但玻璃化和芽老化问题依然存在。赤霉素也用于某些培养基中以促进幼苗的伸长。多种培养基用于促进试管内生根。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已经成功,并已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无菌培养技术正日益应用于桉树遗传化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5.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诞生于本世纪70年代,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代表。基因工程的创立和发展直接依赖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进步。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基因的分子载体是**A而不是蛋白质,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3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相继提出了“DNH——~HNH——~蛋白质”的“中心法则”和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并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向和表达问题。人类应用类似于工程技术的程序主动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甚至创造新的物种的愿望在理论上成为…  相似文献   
26.
我国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苗木营养诊断技术方面介绍了当前植株营养分析的进展;同时从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等方面阐述了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苗木培育水肥管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7.
不同营养液对水培桉树采穗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耀坚  陈帅飞  谭晓风 《林业科学》2007,43(12):144-148
桉树(Eucalyptus)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谢耀坚,200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桉树人工林总面积已经达到190万hm2,每年新造林面积达几十万公顷,需要培育大量的优质苗木以满足桉树生产的需要(谢耀坚,2006).目前桉树造林70%以上采用扦插苗,少量用组培苗,极少用种子苗.传统的大田采穗圃是将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生产上叫母苗)种植在大田上土壤中,不断地修剪和采穗,以繁殖扦插苗.  相似文献   
28.
谢耀坚 《桉树科技》2006,23(1):58-60
2005年11月在杭州隆重召开了全国桉树研讨会及第四届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会议开得圆满成功。以下这篇文章是谢耀坚同志当选为第四届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时的重要讲话,这对今后桉树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故全文刊登在此。  相似文献   
29.
不同生根剂对含笑扦插繁殖的生根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根太阳生根剂、ABT1号生根粉、NAA、IBA、丰叶宝5种生根剂应用于含笑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太阳生根剂较其他常用生根剂能促进插穗提早9~21d生根,比清水对照早30d;插穗平均生根率高达91.67%,比其他生根剂提高了12.67~45.67个百分点,比对照提高67.7个百分点;每插穗平均生根量为11.8条,比其他生根剂和对照提高3.7~8.5条,植株整体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30.
桉树的园林观赏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庞大的桉树家族庞大的桃金娘科桉树属,共有945个树种、亚种和变种(表2),大多数自然分布于大洋洲,个别种(如尾叶桉(第一次出现)Eucalyptus urophylla)和剥桉(E.deglupta))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桉树属树种种类多,生长快,适用性强,被引种到世界上很多地方。目前,全球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300万公顷。我国从1890年开始引种桉树,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最早引种的桉树只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栽种的地方多在我国南部、东南部及西南部交通方便的通商口岸城市(详见表1)。此外, 引种桉树较早的地方还有广东的汕头、韶关、梅县、湛江,海南的海口,广西的柳州、南宁、北海,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