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1.
试验测定了8种常用杀虫剂对双斑恩蚜小蜂成虫、蛹及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双斑恩蚜小蜂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其中,除灭蝇胺外(死亡率为3.2%),双斑恩蚜小蜂成虫对各类杀虫剂均比较敏感,死亡率较高;蛹期相对安全,除哒螨灵造成蛹91.7%死亡外,其它药剂处理后,蛹的羽化率均在25%以上。另外,药剂处理后,对天敌后期寄生率及种群增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津地区蔬菜蓟马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 ~2010年对天津地区蔬菜蓟马的种类、分布和寄主范围做了较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蔬菜蓟马共3科4属9种,蓟马科(Thripidae)2属5种,纹蓟马科(Aeolohrpidae)1属2种,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属2种.花蓟马和烟蓟马为该地区蔬菜上的优势种类.并编制了天津地区蔬菜蓟马种类成...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螨和成螨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各螨态不同密度分布情况对智利小植绥螨的捕食效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当害螨各螨态分布密度增加,智利小植绥螨的捕食量随之增加,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智利小植绥螨的捕食量又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以朱砂叶螨卵密度为80粒/叶碟、若螨密度30头/叶碟、成螨密度10头/叶碟时,智利小植绥螨的捕食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恒温25℃、相对湿度75%,光照周期L∶D=16∶8条件下,观察美国白蛾各生态发育历期,结果显示,饲喂杨树叶片处理的各虫态平均历期为:幼虫期24.6~25.3d;蛹期12.3~19.0d;羽化-交尾1.8~2.5d;交尾-产卵期1.8~3.3d;产卵-孵化期8.0~8.5d。饲喂杨树叶片较饲喂家蚕饲料和924-1利于缩短美国白蛾发育周期和增加产卵量。  相似文献   
15.
设施果园“绿色果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5个方面论述了设施果园"绿色果品"生产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保健栽培;搞好设施果园卫生;物理与人工措施;生物防治技术;科学使用矿物源及高效、低残留选择性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天津市林木主要蛀干害虫如白蜡哈氏茎蜂、小线角木蠹蛾等的分类地位、分布范围及寄主植物,并就其为害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为正确识别害虫及制定合宜的防治方案提供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7.
室内设定的高温与时间多组合条件下,调查了置于细砂土中的美洲斑潜蝇蛹的羽化率。结果表明,50℃持续2h蛹的校正死亡率为67.2%;44℃处理2h蛹的校正死亡率接近50℃相应处理,48℃、46℃、42℃、40℃的相应处理均显著不及50℃处理。50℃处理4h、48℃处理24h、40 ̄46℃处理72h,蛹的羽化率均为0。说明温度高低、历时长短与蛹的死亡率直接相关。田间防治试验表明,高温闷棚5 ̄7d以上,美洲斑潜蝇蛹无一羽化,较好地降低了发生基数,为田间美洲斑潜蝇的生态防治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20 %康福多浓可溶剂对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用 10 0 0~ 25 0 0倍稀释液喷雾处理 ,药后 1、7、14、2 1天的校正防效为 97.90 %~ 79.5 2 %,明显优于 2 0 %甲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9.
金纹细蛾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纹细蛾的生活史、为害习性 ,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室内设定的高温与时间多组合条件下,调查了置于细砂土中的美洲斑潜蝇蛹的羽化率。结果表明,50℃持续2h蛹的校正死亡率为67.2%;44℃处理2h蛹的校正死亡率接近50℃相应处理,48℃、46℃、42℃、40℃的相应处理均显著不及50℃处理。50℃处理4h、48℃处理24h、40~46℃处理72h,蛹的羽化率均为0。说明温度高低、历时长短与蛹的死亡率直接相关。田间防治试验表明,高温闷棚5~7d以上,美洲斑潜蝇蛹无一羽化,较好地降低了发生基数,为田间美洲斑潜蝇的生态防治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