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林业   10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 降温增湿能力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日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桂花、垂柳、香樟、黄葛树、山杜英、银杏、天竺桂、水杉,年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垂柳、香樟、黄葛树、银杏、桂花、天竺桂、水杉、山杜英,日降温增湿效果由强到弱为垂柳、山杜英、水杉、天竺桂、黄葛树、香樟、银杏、桂花.据估算,整个沙河植物群落中乔木树种年总固碳量约为5.87×104 t,总释氧量约为4.27×104 t.根据对主要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的分析表明,在树种配置时,垂柳、桂花、山杜英、香樟为优选乔木树种,而银杏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较弱,可作为长寿树种和观赏树种适量引种,不宜大面积绿化.  相似文献   
82.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浅丘农区清水河小流域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有明浅丘农区水土保持林体系的营建,使该区农林结构发生了变化,使景观的复杂性提高,破碎度增大;同时林分景观生态结构的变化,使其生物量与养分分配发生了变化,均匀性降低,优势度提高;尤以混交林最为突出。这些为生物种群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等的充分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3.
竹类是一类具特殊生长习性与生长型的植物,其分布范围广泛、有性生殖脆弱而无性繁殖发达,易于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沦为小种群或濒危物种。本文从小种群近交危害与集合种群上分析了竹类种质保护的适度思想,即适宜的局域种群与集合种群结构度是优化竹类野生种质保护的重要依据;并从区域相对封闭生态系统结构度与竹类种质稳定性上分析了野生种质适度保护的策略;最后从加强竹类种质种群生态学特征的编目清查、自然野生栖息地就地保护、竹类种质保存圃建立与完善,以及竹类原料林的定向培育4方面阐述了竹类种质的适度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4.
何明霞  胡庭兴  费世民  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52-2653,2656
[目的]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开展小桐子的育种工作,以期为选育出产量高、种子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方法]以云南西双版纳和元阳2个种源地的小桐子种子为试材,利用航天搭载手段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了航天搭载对当代植株的生长、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并对小桐子产量与生长和光合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航天搭载诱变明显促进了植株的生长,提高了植株的光合能力、种子产量。小桐子产量与株高、地径等因子有0.05水平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航天搭载进行小桐子种质创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经航天搭载后的2个种源地小桐子种子活力、植株生长状况、种子性状及单株种子产量.结果表明:航天搭载诱变对小桐子种子活力有抑制作用;对植株物候、结果力影响不明显,但对植株生长势及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种子形状、大小影响不明显,但扩大了种子含油率的变异幅度,处理中出现较多低含油率(小于30%)和高含油率(大于38%)的植株.此外还发现有树形、叶形发生变异的植株.  相似文献   
86.
地形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塑造受到关注,而土壤资源性因素对生活史性状的影响很少受到重视。本文首次研究了干热河谷麻疯树生长与生殖性状对土壤厚度的反应。结果如下:(1)土壤厚度对雌花数量、性比都存在明显影响,土壤厚度较大时,雌性适合度较高;(2)土壤厚度明显影响到营养性构件大小,土壤资源丰富样地营养性构件明显较大,分支能力较强;(3)土壤厚度较大时,果期构件的果实包装良好,生殖频率、果实数量、千粒重都明显大于土壤厚度较薄样地,而结籽率、败育率变化不明显;(4)土壤厚度较大时,个体高度较大,垂直空间资源利用相对充分,而冠幅和地径则容易受到密度效应制约;(5)土壤厚度较大时,果实及其组分性状都较大,种子产量潜力较大。结论表明:土壤环境资源充沛时,麻疯树雌性适合度明显,这种生殖潜力还与营养性构件和个体生长优势(或者构型)紧密相关;土壤环境资源对生殖潜力的调节是通过提高构型参数来实现的。本文对于认识土壤环境资源对基于种群的景观格局异质性和生活史性状型具有重要作用。在栽培和经营中需要重视深植与土壤调控。  相似文献   
87.
种子大小是一个植物种群间的一个重要性状,具有重要的进化生态学价值。研究表明,攀枝花市几个样地麻疯树种子百粒重干重为45.98 g左右左右(31.15 g~59.15 g),其中壳的绝对投资平均为17.32 g(15.09 g~20.35 g),种仁的绝对投资为20.35(16.06 g~39.91g),种壳相对投资浮动在33%~49%之间(平均值为39%),种仁相对投资浮动在51%~67%(平均值为61%)。种子资源配置样地间差异表明,种子百粒重具有明显的土壤厚度、林木年龄与海拔依赖性。种子大小也对麻疯树种子壳和种仁的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影响,调节了种仁与种壳的资源配置。结果表明,微地形上种子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土壤厚度和种子大小对麻疯树种子及其组分资源配置具有主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8.
果实和种子性状变化与果实发育阶段存在明显的关系。本文在已有的麻疯树果实阶段划分基础上,把青果期进一步依照胚胎形态和种子形态,划分为小果实期、幼果期、皱果期和圆果期,这些阶段涵盖了果实发育的一般性阶段,而黄果期、褐果期和干果期则明显仅具有水分含量和颜色变化物理变化属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小果实、幼果、皱果阶段为果实发育模型的I期,圆果期为Ⅱ期。麻疯树果实发育时表现为果壳先发育,种子填充后发育,长度先发育而宽度后发育的特点。定量分析表明,果实和种子性状与发育阶段之间呈现三次多项式模型,都出现了尾部下降(种子宽度例外)。此外,结籽率也明显影响了果实宽度发育和鲜重,对种子长度和宽度没有影响,但存在种子腰围变胖的现象。  相似文献   
89.
热胁迫对植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热逆境对植物的影响日趋显著。从热胁迫对植物生长、细胞膜结构、抗氧化物质、渗透调节、热激蛋白、光合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林木抗热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0.
本文研究了生物柴油植物麻疯树的群体构型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分支率、分支角度、分支密度和枝长对资源性因素的反应。把乔木林遮盖、土壤厚度和微地形分别作为光照、养分和水分梯度的样地选择标准。结果表明,在林外强光、土层厚度较大与水分含量较高时分支率明显较高,枝长明显较大,分支角度无变化。分支密度是群体构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分支率和枝条密度呈现直线相关。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样地分支密度显著较高。表明,麻疯树群体构型对资源性环境因素存在明显的反应,具有资源环境依赖性。在生产上,需要从群体构型特征优化上考虑高产和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