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6篇
  27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试验旨在建立1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检测青贮玉米原料中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啶酰菌胺农药残留的方法。采用快速萃取净化的前处理方法实现了青贮玉米原料中3种农药的提取,以10 mg/kg氯化钠溶液作为SERS增强剂结合化学物质浓缩法获取了青贮玉米原料中不同农药残留的SERS信号,结合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二阶导数法、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airPLS)以及SG-airPLS进行光谱数据的预处理,融合了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两种算法建立了针对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啶酰菌胺的识别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曼峰1 127、1 229、1 237 cm-1分别作为识别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啶酰菌胺的拉曼特征峰,当青贮玉米原料中的3种农药残留含量分别为0.1 mg/kg时,仍清晰可见各农药相应的特征峰。采用SG-airPLS方法预处理后的LDA-SVM分类模型可以识别所有样本,准确度为86.67%。研究表明,SERS和SG-airPLS-LDA-SVM方法的融合可以准确、快速识别青贮玉米原料中的农药成...  相似文献   
532.
以自主选育的3个优良番茄自交系CLN2037E、NO.5和YNAU335为试验材料,于高温(33℃)下,设计5个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对3种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番茄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低浓度的NAA(2~4 mg/L)均能提高3个番茄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4 mg/L的NAA促进作用最好,高浓度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33.
晚疫病诱导的番茄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番茄抗病品系(CLN2037E)为研究材料,应用SMART技术构建晚疫病诱导的番茄叶片cDNA表达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构建的cDNA文库的克隆数为2.3×109,重组率为96%,通过PCR检测,插入片段范围在0.1~2.0 kb之间。从文库中随机挑取110个克隆进行测序,最终得到107条差异表达ESTs序列。GenBank提交的序列号为GT742146-GT742150;GT865998-GT866099。利用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75条ESTs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视为已知基因,功能涉及能量代谢的占42.7%、细胞内生命活动与信号传导的占10.7%、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占9.3%以及与抗性相关的占25.3%;另有32条ESTs无同源序列或同源性较低,预测是一些未知功能基因的占30%。本项研究应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高质量、信息丰富的晚疫病诱导的番茄叶片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抗病相关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4.
研究采后复合肥、中微量元素配施对蜂糖李果园土壤、叶片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蜂糖李施肥提供依据。选择5年生、生长正常、树势一致的蜂糖李,设3个处理:采后施平衡型复合肥(15-15-15)+中微量元素(处理A)、采后施高钾(16-8-21)复合肥+中微量元素(处理B)、采后不施肥(CK),研究采后施肥对蜂糖李果园土壤、叶片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采后施肥,蜂糖李园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在24%、141%以上,采后施用平衡型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采后施肥可显著提高叶片氮、钾含量,增幅分别在5.6%、36.3%以上,对叶片磷含量影响不大;采后施肥显著提高果实钾含量,增幅在31.9%以上,并显著提高蜂糖李果实产量、单果质量,增幅在126%、9.6%以上。但采后施肥造成果实成熟推迟,相较同期对照果实,因未充分成熟,品质显著下降;采后施肥降低果实色度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增加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从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叶片营养,以及增加产量、单果质量方面考虑,采后施用高钾复合肥效果均最佳。较之三元平衡肥(15-15-15),采后施用高氮...  相似文献   
535.
【目的】建立贵州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贵州奈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12个种植区的成熟奈李果实为试材,测定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和硬度等8个外观品质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16个营养成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24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外观品质主成分(X1~X3),累积贡献率达81.74%,外观品质评价模型X=0.408X1+0.230X2+0.180X3;提取到5个营养指标主成分(Y1~Y5),累积贡献率达86.81%,其评价模型Y=0.284Y1+0.240Y2+0.146Y3+0.110Y4+0.089Y5;综合24个指标分析提取到6个主成分(Z1~Z6),累积贡献率达89.94%,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Z=0.240Z1+0.227Z2+0.147Z3+0.121Z4+0.091Z5+0.073Z6;在类间距离为15时,12份奈李被聚为4类,4号、5号、3号、7号和8号聚为第1类,第2类包括1号、2号、9号、10号和12号,6号和11号分别归入第3类和第4类;第1类外观品质较优,第3类和第4类营养品质较优。【结论】12份奈李综合品质依次为3号>8号>5号>6号>4号>11号>7号>9号>10号>2号>1号>12号。  相似文献   
536.
探究合适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对激发农户退出内生动力、推动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进程、扩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农户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的理论分析模型,利用四川省邛崃市375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功能认知对其退出补偿期望的影响,探讨家庭生命周期在其中的差异性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有七成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退出意愿较高。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农户的原因主要是补偿未达到期望。农户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有正向显著影响,农户保障功能认知、经济功能认知、心理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均为正向显著影响。所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农户宅基地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抚养期农户家庭,经济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影响更显著;负担期农户家庭,经济功能认知和心理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影响更显著;稳定期农户家庭,三项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影响均显著;赡养期和空巢期农户家庭,保障功能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补偿期望影响更显著。因此,提出针对不同家庭完善差异化补偿措施,落实配套措施弱化保障依赖,优化补偿方案满足经济期待,提高福利水平增强心理获得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7.
青海湖裸鲤是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鲤科鱼类。苯丙氨酸-X-酪氨酸-天冬氨酸(FXYD)家族是一类小分子单跨膜蛋白,具有调节离子通道作用,在多种生物的盐度胁迫和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基于青海湖裸鲤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16个青海湖裸鲤FXYD(gpFXYD)基因,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16个gpFXYD基因成员分属于5个亚型。共线性分析表明,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家族中12个成员起源于全基因组复制,且与斑马鱼FXYD基因存在共线性,推测全基因组复制导致了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的加倍。分子进化分析显示,gpFXYD1b/1c和gpFXYD5c/5d基因的进化选择压力(Ka/Ks)>1,表明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正选择,可能发生了适应性进化。不同亚家族在青海湖裸鲤多种组织表达中,gpFXYD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心脏和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而gpFXYD7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脑组织中特异表达,分析gpFXYD基因不同亚型可能在不同组织中发挥功能。组织表达中,gpFXYD5s、gpFXYD6s、gpFXYD1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肾脏和鳃组织中出现显著...  相似文献   
538.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检测试剂研究中最活跃的方向之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中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特异、敏感、响应快速、便携、低成本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在多种高发性疾病病毒检测中广泛应用。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分类进行了简介,重点综述了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在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寨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多种高发性、高传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39.
为评价不同检测试剂盒对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的检测性能,以及不同提取方法对ASFV核酸的提取效率,本研究以国家标准物质“ASFV B646L基因质粒标准物质”作为模拟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扩增曲线、Ct值等指标,分析了4个厂家的5种试剂盒的敏感性、重复性及反应耗时等检测性能,同时比较了磁珠法与柱式法等2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结果显示:5种试剂盒均能有效检测出不同浓度的ASFV B646L基因质粒标准物质,不同的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不同,最低的试剂盒为5.8×10-1 copies/μL,线性关系最优的试剂盒R~2=0.997,各试剂盒实际反应时间与理论时间均有差异。2种提取方法均可有效提取ASFV B646L基因质粒标准物质,其中柱式法的提取效率高于磁珠法,但柱式法的离散度大于磁珠法。综上,4个厂家的5种试剂盒及柱式法与磁珠法均可使用ASFV B646L标准物质作为基准进行试剂盒性能及提取效率评价。在实际检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40.
为丰富贵阳地区桃品种类型,延长果品采收期,2018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霞脆”和“霞晖8号”2个白肉桃品种,总结其在贵阳地区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熟品种“霞脆”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综合性状良好,搭配种植能有效延长桃果采收期,可在贵阳地区及周边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