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生态农业在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探索该区域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为该区域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基础上,利用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重点从生态系统视野分析生态农业在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21世纪以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土壤质量退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农业市场需求不明确,其发展缺少规模生产条件;生态农业模式虽多,但高效、集约、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应通过设立生态农业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完善基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一批生态农业先行试验示范县,构建多方联动的生态农业培训模式,提升和重构现代生态农业支撑体系。[结论]生态农业是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协同途径。未来黄土高原地区要全面强化生态农业建设力度,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路线图,不断提升黄土高原生态文明水平,为加快形成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2.
43.
嘉早935水稻覆膜旱栽的物质积累及运转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嘉早935水稻覆膜旱作与常规水作栽培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N、P、K的积累、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旱作水稻灌浆结实期茎叶干物质向穗部的分配比例较高,茎叶干物质输出率、表观转换率和收获指数高于水作水稻,但孕穗后特别是齐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低,最终粒重和产量明显低于水作.旱作水稻孕穗前N积累较快,而齐  相似文献   
44.
水稻节水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潜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和开发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无论是对水稻生产本身,还是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都是极为必要的.水稻节水高效霜培技术是以高产  相似文献   
45.
探讨樟子松人工林林下土壤粒度特征随林分密度的变化及影响,以陕西省榆林市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内8个密度梯度(925~2 700株/hm~2)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20—40cm土层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粒度组成,计算并分析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态值和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层土壤粒度组成以砂粒为主,其次是粉粒、黏粒;粒度特征整体呈现粒径较粗、分选较差、偏度正和峰态为中至窄的特点,土壤分形维数分布于1.422~2.084之间;樟子松林林下各层土壤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均大于裸沙地,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均呈现递增趋势,而樟子松林林下各层土壤偏度均小于裸沙地,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说明土壤细粒物质在樟子松林的长期保护下逐渐恢复,并且表层土壤恢复速度大于下层土壤;同时,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标准偏差和峰态值没有明显的规律,土壤颗粒的粗细分配变化不稳定,说明林分密度因素不足以致使土壤颗粒的粗细分配朝良好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46.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农业建设的重要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改造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水资源匮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也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机遇。本文就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技术改进方法及灌溉技术的运用策略,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灵活运用提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7.
水稻旱地育秧栽培技术是在引进吸收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南方稻区的气候、土壤、种植制度、品种等条件改进而成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在南方稻区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现将这项技术的应用效应及栽培技术要点综述如下:一、应用效应(一)能早播、早栽、早熟。旱地育秧的苗床由于土壤含水率低、通气性好、热容量小,早春苗床升温快,达到水稻生物学下限温度早,故能提早播种和移栽。  相似文献   
48.
49.
高唐县某养鸡户于1993年2月19日购进AA肉雏1000余只。到15日龄时,陆续发现雏鸡减食,精神欠佳,有的稻喘息,渐渐出现腹部膨大,严重的下垂,羽毛稀少,有的拉稀,粪便呈灰白色,到1月龄时,发病200六只,死亡90余只。尸体较瘦,羽毛稀少,后腹部膨大,触之有波动感。剖开腹腔,有大量淡黄色透明腹水流出,气囊纤维索性增厚,呈黄白色,不透明。肝脏萎缩,边沿肥厚,外包一层灰白色纤维素膜,近肝门脉和胆囊处,呈上黄色肝变区,其他部位呈紫黑色,质地坚硬,心包膜肥厚,纤维素增生,心包液增加,心脏肥大,心房扩张,心肌柔软、松弛。肾…  相似文献   
50.
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27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1.716 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444 hm2,属于较小程度上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近年来榆林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或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