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灰色关联分析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2003和2004年中部高原粳稻多点区域试验参试的12个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这些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粳稻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依次为:全生育期〉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长〉株高〉穗实粒数〉穗总粒数。明确了高原粳稻各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为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高产优质粳稻合系35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冷性强、高抗叶穗瘟的合系15号作母本,高产、耐冷性强、中抗稻瘟病的合系4号作父本进行杂交,从集团个体选拔开始,进行高产、品质、耐寒、抗病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拔的依据,育成了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合系35号。  相似文献   
23.
中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业牛态环境,加速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云南农业与全国相比,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水平落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粳稻育种和生产上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着品质较好的东北  相似文献   
24.
通过设定不同碾精时闻,对25个粳稻品种的糙米进行胚残存率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碾精时间下不同品种的胚残存率差异和同一品种在不同碾精时间下的胚残存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碾精时间从30s增加到80s.胚残存率变异系数变幅为40.9%~107.8%;胚残存率与碾精时闻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5.
针对清水县大棚秋延后黄瓜栽培前期高温多雨、中期常遇到高温干旱、结瓜盛期短、病虫害较为严重等问题,从品种选择、播期确定、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大棚秋延后黄瓜成功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6.
云粳3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长粒香型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杂交组合为合系41号、云粳20号。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440.00 kg/hm2,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7.90%。2013年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207.50 kg/hm2,较对照云粳26号增产5.0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85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推广种植。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研究介绍了云粳3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7.
为了明确韩国材料引入云南后的适应性、耐冷性及经济性状表现。选用10个韩国粳稻品种分别种植在3个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研究这些品种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利用方差分析法对经济性状在不同海拔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并对经济性状在海拔间的变异系数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第一次分枝、千粒重变异系数较小。不存在显著的环境效应,主要受遗传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在环境闻变异最大,说明受环境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环境效应。第二次分枝、总粒数、着粒密度既受环境影响,也受遗传控制。研究结果为利用韩国材料进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采用134对SSR引物对11个云南粳稻和10个韩国粳稻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37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7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3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091-0.807,平均为0.466。韩国粳稻比云南粳稻反映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0个韩国粳稻有96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27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平均为2.84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180-0.780,平均为0.482,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6-0.93,平均为0.79;11个云南粳稻有93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235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平均为2.53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165-0.744,平均为0.406,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3-0.98,平均为0.85。聚类分析表明,云南和韩国粳稻的遗传差异较大,在今后的云南粳稻品种选育中,利用韩国粳稻拓展云南粳稻的遗传基础和改善稻米品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9.
天香3号是用金山黄瓜(V05A0115)和黄瓜(V05A1412)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杂交新品种。2013 — 2014年参加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前期平均折合产量25 101.9 kg/hm2,较对照品种白地黄瓜增产20.5%;总平均折合产量73 694.3 kg/hm2,较对照品种白地黄瓜增产2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 g/kg,维生素C含量7.3 g/100 g,可溶性糖含量29 g/kg,干物质含量57.4 g/kg。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均表现为抗病。该品种是春季早熟品种,生长势强,回头瓜多,瓜条商品性好,口感香脆,品质好,单瓜重120 g左右。适宜在春秋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0.
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5个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品种(系)种植在4个不同海拔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食味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以食味品质性状的表型值、AMMI分析的前两位主成分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品种(系)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3项指标在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的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此3项指标的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差异也显著。综合考虑3项指标的表现,5个软米品种(系)食味品质稳定性依次为银光云粳20号云粳优4号YH6H559。影响食味品质稳定性的主要环境气候因子是海拔和日平均气温。综合考虑供试品种(系)的产量水平、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银光和云粳20号可作为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特别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稳定性的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