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杂种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各主要影响因子(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以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了优化筛选,最终得出杂种松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有Mg^2+2.0 mmol/L、dNTPs 0.25 mmol/L、Taq酶1.0 U,引物0.4μmol/L,模板DNA 30-50 ng以及1%体积的DMSO。采用该优化体系,对两种杂种松(火加松、湿加松)基因组DNA进行SRAP扩增,表明大部分引物对扩增出来的带清晰可辨、背景较少,完全满足分子标记的要求,为杂种松SRAP标记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基于针刺仪测定技术的湿地松木材密度间接选择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木材密度是林木重要的经济性状,在广东湿地松第2轮遗传改良中被列为目标性状之一。本研究比较了针刺仪与传统体积法在评价湿地松木材密度上的效果,分析了湿地松材性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选育速生优质的湿地松种质提供理论与方法。【方法】以广东省台山市18年生的32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为材料,在测定林中对活立木木材阻力与去皮直径进行快速测定;并在同一株树上利用生长锥钻取木芯,以体积法测量木材基本密度。利用Asreml统计软件对研究性状间的相关性、性状的遗传力、选择效率等进行估算。【结果】1)单株木材阻力与木材密度在单株水平上呈表型正相关(0.659),为此建立了利用木材阻力原值预测木材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模型R~2=0.393)。2)木材密度与木材阻力的遗传相关性更强(0.738),二者在家系水平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木材阻力的家系平均遗传力(0.618)高于木材密度的家系平均遗传力(0.410)。利用木材阻力值进行家系水平的间接选择,其间接选择效率为91%。表明可以利用针刺仪法进行湿地松木材密度的间接选择。3)为了消除针刺仪刺入木材过程中由于摩擦引起的阻力值上升趋势,在数据分析前,对阻力值做了校正。校正阻力值的遗传力,其与木材密度的表型与遗传相关无明显提高。4)湿地松的去皮直径遗传力在家系水平为0.596,去皮直径与木材密度和木材阻力无显著的遗传相关性,但表型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0.272和0.493。这暗示着,改良湿地松生长性状,不会降低木材的密度。【结论】针刺仪法具有快速、无损、相对准确的优点,可用于湿地松活立木木材密度的间接评价与去皮直径的测定,在湿地松材性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在根据木材材性或生长性状选择湿地松优良个体中,为获得较可靠的选择效果,宜采用家系选择+家系内单株选择的合并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3.
分子标记在松树遗传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且最具经济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松树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本文从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等角度,评述了松树遗传与进化上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和SSR等的应用情况和进展。在遗传多样性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鉴定松树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并用于指导杂交育种;在亲缘关系判定方面,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系统演化及分类情况,揭示育种亲本的选配和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松树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二十多张连锁图谱,并对其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与抗病相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24.
利用湿地松改良种子园的建园无性系生产的8个全同胞家系和20个自由授粉家系苗木共营建测定林3块。3-4年生的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自由授粉家系作全同胞家系的平均生长量显著地大于台山湿地松初级种子园的,2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益分别为5.54%,7.77%和23.41%,初步实现了建园目标;同一无性系的不同采种年份的自由授粉子代生长存在着差异,有随着种子园母树年龄的增大而表现渐佳的趋势;改良园中还存在着少量的误选无性系,需要继续作测定和淘汰。从无性系亲子的生长量相关分析中发现,生长较差的自由授粉家系,较大部分产自生长量缩小的母本无性系。  相似文献   
25.
湿地松半双列子代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0年生湿地松 6× 6半双列子代在两个试验地点的生长量、木材基本密度、树干通直度和抗风性数据 ,研究了该树种目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地点间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和通直度差异 ,但两点的木材基本密度非常一致 ;所有研究性状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地点与基因型互作 ,其中胸径、基本密度均达到了显著以上水平 ;在一般配合力 (GCA)均方差显著地大于特殊配合力 (SCA)均方差的前提下 ,胸径、材积、基本密度、通直度、抗风性的加性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 96 .4 1%~ 10 0 %。但是 ,树高性状以非加性方差居优。决定子代表现的遗传因素 ,主要是亲本的GCA,SCA和反交效应也有影响 ,但程度较低 ;两块测定林中 ,树高、胸径、材积、基本密度、通直度、抗风性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 0 .0 0 1和 0 .0 74、0 .0 80和 0 .144、0 .0 6 8和 0 .137、0 .10 8和 0 .6 0 9、0 .0 5 2和 0 .2 5 2、0 .0 5 8(单地点 )。  相似文献   
26.
为建立适合湿加松的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以湿加松幼嫩针叶为材料,建立了湿加松MSAP反应体系,即:400ng基因组DNA用EcoRⅠ,HapⅡ或MspⅠ各3U,37℃保温24h。预扩增体系为:酶切-连接产物1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2×PCR mastermix10μL和ddH2O2 7μL。20μL选择性扩增体系中,含有10倍稀释的模板DNA2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2×PCR mastermix10μL和ddH2O2 6μL。利用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3对适宜于湿加松MSAP分析的引物,建立的MSAP反应体系可用于湿加松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27.
湿地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年度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由60个自由授粉家系所建立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子代测定林开展了多年度持续观测,根据其2 a、4 a、6 a、17 a、20 a、22 a生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该林分的生长表现并估算了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参数。主要结果如下:湿地松子代测定林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14%~6.87%、3.87%~5.49%、10.12%~14.62%,年度变化趋势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0.46、0.21~0.38、0.25~0.40,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56~0.74、0.50~0.75、0.56~0.76。总体上生长性状在成熟期(17 a、20 a、22 a生)的遗传力大于在幼龄期(4 a、6 a生)的遗传力; 6 a生树高、胸径、材积与成熟期相同性状的年-年遗传相关系数为0.57~0.74,成熟期树高、胸径、材积的年-年遗传相关系数为0.99~1.00。如果以22 a生材积作为目标性状,4 a生前根据树高,之后根据材积作早期选择,可期望获得较高的选择效益。  相似文献   
28.
文章归纳总结了湿地松、加勒比松及其杂交种湿加松DNA提取的操作流程及其质量检测等方法,并就湿加松的微卫星PCR反应体系的优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包括Mg2 浓度的梯度试验、不同退火温度和不同循环次数下的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CTAB法在冰浴下研磨就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 DNA用于PCR扩增;PCR的最优反应体系使用20μl的反应体积,2.0 mM镁离子浓度,经30个循环后可扩增出较好的谱带。  相似文献   
29.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种第一代生长研究初报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子代具有显著大于湿地松纯种的生长量优势,与湿地松种子园后代相比,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为35.8%,244.6%;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增益分别为40.8%,210.9%。从中选择出的8个优良杂交组合,其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达50.8%和349.5%。文中还从理论上探讨了控制杂种优势的遗传因素、湿地松一般配合力与一般杂交力的关系,分析了杂交制种的效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0.
磷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成分,在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界土壤中缺磷已经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植物营养遗传的最新进展, 就木本植物利用土壤中难溶性磷的遗传特性、耐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以及木本植物磷高效性状的遗传改良等进行述评,希望对今后定向培育磷高效性状的木本植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