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林业   80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土地生产力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林木与农作物年均生物量的测定,计算出不同树种的年均生物量与农作物的年均生物量;从经济效益出发,计算出林网中不同树种与不同农作物组合的年均生物量,总结出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土地生产力水平,年均生物量为 2.87 t/(hm2·a)。  相似文献   
52.
黑龙江省西部平原缓丘农区降雨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点定位观测及面上调查与分析 ,阐明了影响黑龙江省西部平原缓丘农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是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及地表径流量 ,并给出了各因子之间的定量指标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北方冬季严寒时期11月、12月、1月,猪舍非供热采用塑料保温育肥猪,已解决了"三九"不长猪问题.王景芳(1997)报道高温条件下,高温对生产育肥猪影响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如3℃±3℃,相对湿度65-86%时,湿度越高增重越低.LeDiVdich(1994)认为高温在环境温度适宜时,不会对仔猪增重或能量转换产生不良影响,但高湿会加重高温时仔猪生产性能的不利作用.通风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舍内水蒸气和有害气体.也有报道猪舍内部的气温不低于10℃,能得到较好效果;对高水平营养的猪在冬季平均气温6.1℃不影响其增重.黄太器等报道试验期外界气温平均为-4.1℃;保湿猪舍(平均4.2℃)比外界气温高8.3℃.据报道光照对猪生产的影响不明显.在模糊弱光中饲养的猪群,还可以减少咬尾行为.北方严寒季节,在大规模机械养猪场非供热自然保温的育肥猪舍内,对温度、湿度、氨的含量及育肥猪增重效果,进行了测定和试验.  相似文献   
54.
抗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初生16日龄的仔猪12窝.每窝10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1组为颗粒料(吉林正大乳猪开口料).对照2组为基础日粮中加入抗生素添加剂,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加绿安宁1号3g/kg.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加绿安宁2号35/kg。试验观察期为50天。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上.对照1组为0.421kg,其次是试验1组0.385kg、试验2组0.374kg,对照2组为0.303kg。盖异显著(P〈0.05)。增重速度上分别比对照2组提高26.7%、22.1%、19.8%。从仔猪发病串情况看,对照2组的腹泻发病串较高。其它分剐为1.8、0.42、0.61比对照2组(3.29)的腹泻发病串降低了46.3%、87%、82.6%。死亡串下降51%、75.5%、75.5%。差异显著(P〈0.05)。在饲料利用串上.均以对照1组2.68kg为最优。其次是试验1组2.876kg、试验2组2.95kg,对照2组3.48k为最差。分别比对照2组提高26.7%、18.7%、15.7%。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显示.吉林省农科院研制的绿安宁1号和2号两种抗应激类复方中革药添加剂对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成活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5.
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由约2 800个PⅧ蛋白组成的圆柱形衣壳包围环状单链DNA分子,其中5个PⅦ和5个PⅪ蛋白在噬菌体的一端,另一端有5个PⅥ蛋白和5个PⅢ蛋白。这些衣壳蛋白参与着噬菌体的感染、组装等功能。文中对这5种衣壳蛋白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对松嫩平原典型湿地水环境的水资源量与水循环、水质健康评价、环境功能、主要面临问题与修复保护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从水文模型研究、恢复与重建、污染及其治理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提出了湿地水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18个主要造林树种(盆栽模拟试验)主要光合参数、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羧化效率(Pn/Ci),同时进行了不同树种之间相应参数值的比较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灌木中紫丁香、锦鸡儿、山杏为WUE较高、蒸腾速率(Tr)较低,相对为节水、抗旱树种,大果沙棘与枸杞为WUE较低、Tr较高,为相对耗水较大树种;阔叶乔木中DN113杨、青山杨属较高Tr、较高Pn、较高WUE的树种,小黑2000、109柳属于较低Tr、较低Pn、较低WUE的树种,银中杨、349柳属较低Tr、较高Pn、较高WUE树种,中黑防、山新杨属于较高Tr、较低Pr、较低WUE树种;针叶树中红皮云杉属较高Pn、较低Tr、较高WUE的树种,长白落叶松属于较低Pn、较低Tr、较低WUE的树种,而樟子松、长白松相对属较高Tr、较高WUE的树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WUE与Pn、Ci、Pn/Ci相关性显著,与Tr、Cond相关性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n与各测定参数之间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性水平,Tr与Cond及Pn/Ci相关性显著,与Ci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树种在生产中的适应性及现实表现状况的生理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58.
根据来源及主要外部特征对哈同高速沿线筑路废弃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同时测定、分析了其理化性质,并对各地类基质综合肥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哈同高速筑路废弃地可分为7个类型: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风化石边坡、流沙边坡、采石场废弃地、取土废弃山地及土质边坡。其中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风化石边坡、采石场废弃地基质为紧沙土、多砾,水分状况很差;流沙边坡、取土废弃山地、土质边坡为壤土类、少砾,水分状况较好。除土质边坡外,各地类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很缺乏或严重缺乏,而速效钾大多含量丰富;各地类肥力高低为土质边坡>流沙边坡>取土废弃山地>风化石边坡>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采石场废弃地;有机质、全氮含量、自然含水率是影响各地类肥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基于嫩江流域受损湿地的现状,根据嫩江流域典型的3种不同湿地类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嫩江流域不同湿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嫩江流域湿地典型植被分布规律、嫩江流域湿地退耕还湿与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等,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嫩江流域湿地退化、湿地修复重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进行初步选择,以推进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方法]对万人欢林场胡桃楸4个种源内的28个家系(6?a)生长性状(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冠幅、通直度、分枝角、侧枝数和尖削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