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利用开鲁基准气候站1953~2007年历年逐月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变化,累积距平、信噪比、F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开鲁县降水量为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1.1mm/10a,55年累计每年减少61.0mm,减少季节为夏、秋季;阶段性明显,目前正处于少水阶段,是降水量最少时期。(2)开鲁县中雨以上降水日数,降水量及其占总降水量的百分率均为减少趋势,分别在0.10和0.05信度水平以上;最大降水过程累计量亦呈减少趋势,因而开鲁县干旱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禽流感等敏感病毒及其他致病因子对肺泡上皮Ⅱ型细胞(AEC-Ⅱ)的致病性,建立了鸡AEC-Ⅱ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Ⅳ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时 18 日龄鸡胚肺组织进行消化,经差速离心和免疫黏附,获得了鸡 AEC-Ⅱ细胞,再经纯化、体外培养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结果表明,鸡AEC-Ⅱ细胞在接种后18 h开始贴壁进入适应期,细胞为圆形,呈岛屿状生长;接种后 24~72 h,进入对教生长期,细胞为多边形,并融合成单层,胞浆内有明显的颗粒;接种后第 4 天细胞数量达到高峰(1.38 × 105个/mL),并进入稳定生长期,胞浆内颗粒开始减少;接种后6~7 d,细胞进入衰退期,胞浆内颗粒显著减少,细胞逐渐死亡、脱落.另外,4代(F4)之前的AEC-Ⅱ传代细胞贴壁时间早,形态均一,纯度高.说明接种后24~72 h内获得的AEC-Ⅱ原代细胞和F4之前的传代细胞可以供体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3.
综合考虑光、温、水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采用数学模型,计算了内蒙古东部农牧林交错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从而对该区的作物生产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为进一步发展区域作物生产、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4.
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农业气候条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河套灌区临河、乌拉特前旗、准格尔旗及土默特左旗4个站点1984—2011年生长发育期观测数据,198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分析建立发育期时长、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河套灌区玉米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诊断,得出结论玉米高产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同时运用多元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农业气候条件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河套灌区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气温、日照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分析表明:4月下旬—5月上旬、7月中旬—9月上旬是玉米对热量需求的2个关键阶段,此时光照条件基本满足生长需求,而气温略高并占主导地位;5月中旬—6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下旬2个阶段日照时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呈正效应,在历年均值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气象单位,玉米分别增产2.6、4.1 kg/(hm2·h)。  相似文献   
85.
呼伦贝尔市植物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利用不同土壤类型的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06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选取前一旬气温、降水、蒸发量和土壤水分四个因子,建立了呼伦贝尔市5月上旬~8月下旬0~40cm土壤水分动态预测模型,68.8%的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0%的为77.8%,小于±15%的为84.3%;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可用于预测呼伦贝尔市植物生长季各旬0~40cm各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6.
以改进本地作物播种期土壤含水量和耕层地温的预报服务及提升农业生产安排决策能力为目的。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1980~2011年年春季和作物播种期间气温、降水、风速、地温、土壤相对湿度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 ,在土壤温湿因子诊断分析基础上,建立不同层次逐日土壤温度和逐旬相对湿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河套灌区大部地区春播期平均土壤相对湿度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影响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前一旬土壤相对湿度、当旬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河套灌区气温及0 cm、5 cm和10 cm地温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影响的主要因子为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建立了各层土壤相对湿度预测模型84个和各层地温预测模型36个,均通过信度检验(P≤0.05);土壤相对湿度模型回代和预报检验准确率分别大于85%和80%,有的甚至超过90%;地温模型回代检验平均误差为1.9~2.3℃,2011、2012年预报检验平均误差为2.1~2.5℃。模型输出结果更能反映当地作物适宜播种期间土壤温湿匹配效果,预报精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用于干旱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和地温的预报。  相似文献   
87.
灵芝过去多以野生为主,一般多在阳坡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木或树桩上见到。随着现代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灵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多而推广快。栽培方式多采用室内瓶栽,主要原料是锯木屑,料源广泛,技术简易,成本低,见效快。栽培灵芝,是单位及个人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88.
呼盟是全国林业、畜牧业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森林、草原火灾对林、牧业生产危害很大,它的发生、发展和危害程度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对呼盟1973~1987年火灾、气候资料做了分析,旨在为森林、草原防火部门提供气侯依据. 从1973年到1987年,呼盟共发生森林、草原火  相似文献   
89.
花,荟萃了大自然的灵秀,给人以美的享受.花卉的花期各异,主要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1.光照对花期的影响.植物可分为短日照、中日照、长日照三类.在形成花蕊之前,短日照植物每天需要十二小时以下的光照;长日照植物需要十二小时以上的光照;中日照植物对光照时间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如果人为地去调节控制花卉开花的时间,花期就会发生变化.例如: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北京的自然花期是十月底,但为了能在国庆节开放,就每天给它十小时的光照,其余时间用黑布或黑纸罩住.二十天后菊花就可现蕾,两个月左右应时盛开.再如,在昙花开花的前一周,将其昼夜  相似文献   
90.
九月,进入白露、秋分节气,早晚凉爽,气温逐渐下降,平均气温8~10℃。一、花卉繁殖 1.扦插:金银花、石榴,扶桑、黄杨,月季、矮牵牛、四季海棠、桂花、丁香、山茶花、松柏等。 2.分株:芍药、万年青,桔梗、吉祥草、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