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选用湿地松松香和马尾松松香,不同种类的酸作用不同时间,分析了酸作用对枞酸型树脂酸和去氢枞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枞酸型树脂酸在酸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酸处理过程中,长叶松酸、枞酸、新枞酸之间发生相互异构,同时还有脱氢反应和脱羧等裂解反应发生,异构速度、脱氢速度和脱羧速度都与酸的种类、酸强度和反应时间有关。酸强度越大,异构速度、脱氢速度和脱羧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72.
有机电合成技术在香料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有机电合成的发展概况,详细介绍电合成技术在苯甲醛、茴香醛、水杨醛、对甲基苯甲醛、香兰素、洋茉莉醛、枯茗醛、丁酸丁酯等香料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在考察HPLC流动相体系和色谱柱对熊果酸、齐墩果酸分离测定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以分离度和分析时间为响应值,对熊果酸和齐墩果酸HPLC分离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甲醇与水相的体积比、水相中磷酸的体积分数、流动相流速及柱温)进行多重响应优化,建立了有效、快速的分离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在210 nm的检测波长下,用Shim-pack ODS-CLC(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体系,甲醇与水体积比为91.7∶8.3,磷酸体积分数为0.05%,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21℃,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以在23 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分离度达到1.739。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陕西省黄龙县沙棘原汁为样品,测定了其比重、折光率、可溶固形物浓度、电导率、粘度、表面张力及渗透压等7项理化常数值,提供了参考数据,确定了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常数值之间所呈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75.
冬小麦沉淀值基因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两个冬小麦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个基本世代进行冬小麦沉淀值基因效应分析.两组合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6244和o.5739,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沉淀值的遗传较复杂,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作用方式有加性、显性和双基因交互作用,三基因互作以及类似的复杂因素对世代平均数间的差异没有显著影响.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上位性效应对沉淀值的遗传都有重要作用;上位性属重叠型.  相似文献   
76.
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有关淀粉理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小麦籽粒淀粉需要的几种关键酶:ADP-葡萄糖、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脱分支酶,其次对国内外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济麦19号(原代号935031)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鲁麦13为母本、临汾506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78.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 14个品质性状在 4种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表现。结果表明 ,所有性状基因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13个性状的年份差异、10个性状的地点差异、6个性状的基因型×年份互作差异及 3个性状的基因型×地点互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除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基因型变异小于环境变异外 ,其余 12个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变异均大于环境变异 ,拉伸阻力受环境影响较小 ;气候因素较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大。小麦灌浆期间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蛋白质 (面筋 )数量的增加 ,而不利于蛋白质质量 (面筋强度 )的提高 ,反之 ,则有利于蛋白质质量的提高 ,而不利于蛋白质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9.
山东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育成推广的 6 0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亚基和面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小麦品种中 ,Glu -1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 ,共有 1 3种亚基类型和 2 2种亚基组成模式。各亚基出现频率不尽相同 ,A1位点上的 1亚基出现频率为 5 0 0 % ,B1位点上 7+ 8亚基出现频率为 4 8 3% ,D1位点上 2 + 1 2亚基出现频率为 6 5 0 %。亚基 1 ,2+ 1 2 ,7+ 8模式出现频率最高 ,同时出现了含有 2 + 1 0亚基的新的亚基组成模式。优质亚基 5 + 1 0仅在 80年代以后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中存在 ,且 5 + 1 0亚基出现频率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亚基 7+ 9、1 3+ 1 6、5 + 1 0均对沉降值和谷蛋白大聚体 (GMP)含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0.
外源DNA导入小麦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技术 ,将不同种属的单子叶植物总DNA分别导入普通小麦 ,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 ,对D2 代株高、穗粒数、千粒重 3个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