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花生是南阳市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95%以上是普通花生,因其亚油酸含量高、易酸败、储存期短,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的需求。根据河南省推进"四优四化"为重点抓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引进和推广高营养、耐储存、高油酸花生品种,满足人们对高端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已迫在眉睫。本试验拟通过引进近几年育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鉴定其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及综合表现,为选择适宜南阳市种植推广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纳米碳溶胶对碱性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土柱淋洗试验和土盆试验,研究了浓度分别为10、20和40 mg/L的纳米碳溶胶对碱性土壤p H、EC值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降低碱性土壤p H和EC值,最大降低幅度分别达到0.49个单位和0.14 m S/cm,且纳米碳溶胶浓度越高,降低效果越明显。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增加0~8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3个处理平均增幅分别达到21.99%、27.34%和25.57%;但对铵态氮含量影响较小。纳米碳溶胶淋洗可提高各土层中有效磷含量,但不同浓度纳米碳溶胶在不同土层中表现效果不同,3个处理有效磷含量平均增加10.10%、13.72%和12.30%。纳米碳溶胶对土壤钾素有较好的活化效果,各土层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增加,3个处理平均增幅分别达到6.62%、12.54%和13.18%。上述结果表明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降低碱性土壤pH和EC值,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对碱性土壤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不同栽培方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的养分利用效率,于2005~2007年在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传统平作与垄作两种栽培方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的养分吸收及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相比,一体化垄作栽培,有利于作物的养分吸收,提高了产量和收获指数,改善了土壤肥力。一体化垄作全年作物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14.18%、9.20%和5.90%,冬小麦、夏玉米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13%和2.42%,产量分别提高4.23%和9.61%,全年产量平均提高7.33%。2年试验看出,一体化垄作土壤肥力状况优于传统平作。  相似文献   
14.
小麦籽粒硬度是当前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小麦的制粉品质有重要影响,是小麦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小麦籽粒硬度测定方法、籽粒硬度与胚乳结构的关系、籽粒硬度对面粉品质和面制品品质的影响、籽粒硬度的遗传规律、品种与环境对籽粒硬度的影响、籽粒硬度育种改良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为小麦育种中籽粒硬度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当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11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杀菌剂的适宜施用时期,采用人工接种马铃薯叶片的方法,测定了其中5种药剂在接种晚疫病菌前10 d内不同时间施用的预防效果和其中7种药剂在接种后24 h内不同时间施用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保证良好防治效果的前提下,药剂在病原菌接种前保护性施用的适宜时期比在接种后治疗性施用的适宜时期要长。在测试浓度下,接种前5种供试药剂保持100%防治效果的适宜施用时期为接种前3~10 d;而接种后7种供试药剂保持相同防效的适宜施用时期仅为接种后6~12 h,在生产实际中难以操作。研究结果说明,在田间马铃薯晚疫病的化学防治中,为了取得良好防治效果,每次用药均应在病菌侵入之前采用保护性施用,尽量避免在病菌侵入之后进行治疗性施用。  相似文献   
16.
国槐小卷蛾是国槐主要害虫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槐小卷蛾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及防治技术,旨在为濮阳市国槐小卷蛾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