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植物称谓妙趣横生赵晓燕在林业大学的两年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种植物。深感我国的植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植物的名称更是妙趣横生。闲来对其进行整理,竟然给了我很多的乐趣,这里介绍一小部分,以飨读者。植物的名称中,含数字的颇多,例如:一品红、二...  相似文献   
102.
化肥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燕 《农技服务》2011,28(9):1291+1297-1291,1297
阐述了国内外化肥施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化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化肥的合理施用及土壤的科学培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利用PSORTb及CELLO生物学软件对布鲁菌16M菌株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外膜蛋白基因序列;选取BMEI1829基因进行PCR扩增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转入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经His-TrapTMHP纯化,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BMEI1829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亚型分布以IgG1、IgG2b为主,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利用ASP.NET技术建立了一个在Internet中实现查询观赏植物病害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并对其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可用于网上查询各种观赏植物病害的名称、病害发生症状、病原特征、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信息。  相似文献   
105.
以有机食用菌产业相对发达和完善的欧盟和北美地区为例,分析了欧美地区有机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标准规程,并重点介绍了加拿大的有机食用菌生产规程.  相似文献   
106.
尉犁县多种病虫害并重发生是制约尉犁县棉花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棉蚜为害。发生程度一直都在2级以上,个别地块达到3级。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由于棉蚜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为了验证15%甲·多悬浮种衣剂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选择常规棉花品种不用任何药剂拌种为对照做了大田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筛选防治芹菜上重要害虫的替代药剂,在上海市及银川市开展5%吡虫啉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芹菜上的田间试验,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种农药在芹菜上的残留量,并分别对3种农药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5%吡虫啉颗粒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分别以推荐剂量施用于芹菜后,收获期吡虫啉及阿维菌素在芹菜上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97 mg/kg及0.01 mg/kg,氯虫苯甲酰胺安全间隔期内(1 d)在芹菜上的最大残留量为5.24 mg/kg,均低于其在芹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中国居民摄入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的慢性暴露风险(%ADI)最大值为5.17%,急性暴露风险(%ARfD)最大值为11.20%,均远低于100%,膳食暴露风险低。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可替代高毒农药用于芹菜上关键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TLB15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为玉米粉3%、豆粉2%、蔗糖1%、硫酸铵0.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2%、七水硫酸镁0.04%。采用10L小型发酵罐发酵48h后活菌数达4.52×109cfu·mL-1,产芽孢率为90%。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LB15发酵液在药后72h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6.93%和69.07%。  相似文献   
109.
酸腐病是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上严重发生的病害之一,引起中后期果穗腐烂,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2010-2011年笔者调查了北京地区24个不同葡萄品种酸腐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并对病情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1个酿酒葡萄品种聚为3类。第1类,‘小味尔多’、‘小芒森’和‘赤霞珠’病情指数最低(2.08~4.17);第2类,‘胡桑’、‘阿拉奈尔’和‘品丽珠’病情指数居中(5.83~9.17);第3类,‘长相思’、‘佳美’、‘雷司令’、‘梅鹿辄’和‘维奥尼’病情指数最高(16.25~20.00)。13个食用葡萄品种也聚为3类。第1类,‘茉莉’、‘红伊豆’、‘巨峰’和‘黑奥林’发病最轻,病情指数最低(1.00~5.00);第2类,‘世纪无核’、‘玫瑰香’、‘龙宝’、‘黄意大利’、‘京蜜’、‘金香玉’和‘魏可’病情指数居中(7.00~10.67);第3类,‘里扎马特’和‘亚都蜜’,发病最重,病情指数最高(15.67~18.00)。试验为葡萄酸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香椿的加工     
马越  赵晓燕  徐亚民 《蔬菜》2006,(4):32-34
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发达国家均把产后贮藏和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而我国由于起步晚,在农产品的采后保鲜和加工产业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刊上期介绍了香椿的保鲜技术,仍远远不能满足香椿市场对高附加值产业的需求,香椿的深加工同样对缓解香椿集中上市的压力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