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研究4种不同荫蔽度下香草兰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压亏缺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70%荫蔽度下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最高;胞间CO2浓度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说明70%荫蔽度较适宜种植香草兰。  相似文献   
42.
研究4种不同荫蔽度下香草兰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压亏缺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70%荫蔽度下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最高;胞间CO2浓度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说明70%荫蔽度较适宜种植香草兰。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设置了槟榔和咖啡单作及间作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了单作和间作种植形式下槟榔和咖啡生长量、生物 量、根系形态、土壤和植株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抑制了咖啡株高的生长,显著减少了咖啡的 茎鲜重、干重,促进了槟榔株高、茎粗的生长,槟榔茎鲜重、干重显著增加;从槟榔咖啡根系空间分布可见,咖啡根 系在盆栽土层内比槟榔根系分布范围宽,其根系延伸到槟榔根系生态位,能使该生态位槟榔根长密度增加,槟榔根系 主要分布在本株根系空间范围内;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咖啡对氮、钾肥的吸收量大于槟榔, 槟榔对钙、锌的吸收量大于咖啡,两者间养分吸收的差异,减少了作物间养分的竞争;间作咖啡氮平衡指数和叶绿素 含量大于单作,间作槟榔叶片氮、磷,茎干氮、磷、钾,根氮、磷、钾累积量均大于单作。综上,槟榔间作咖啡根系 互作具有对土壤养分资源利用的互馈效应。  相似文献   
44.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炎,在奶牛生殖器官疾病中,占较大比例,也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奶牛繁殖和产奶量影响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英国一位学者曾经报道,子宫内膜炎造成的奶牛不孕约占不孕症的95%。据苏联C.A.Ruder等(1981)报道,通过对64头奶牛的观察,其中43头患有产后子宫感染,占67%。A.Zebrack等(1980)指出,在生育能力扰乱的奶牛中,有60~70%是由产后子宫内膜炎所致。我国奶牛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异源双根是否能缓解咖啡连作障碍及其可能机制,本研究以大粒种咖啡1号(Caffealiberica,No.1)和中粒种咖啡热研1号(Caffea canephora, Reyan No. 1)靠接形成大粒种-中粒种异源双根咖啡,通过咖啡连作障碍园土壤培养幼苗,评价植株苗木质量,明确异源双根对咖啡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通过双根无分隔、尼龙网分隔、双盆分隔等不同分根方式试验,明确异源双根缓解咖啡连作障碍机制,并探讨双根间在缓解连作障碍上的差异及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较连作障碍咖啡园非根际土,异源双根咖啡或同源双根咖啡经根际土培养后苗木质量指数、总的植株生物量均显著下降,连作逆境抑制咖啡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变差;非根际土培养后,异源双根咖啡、同源双根咖啡的苗木质量指数和总的植株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而根际土培养后,异源双根咖啡较同源双根咖啡的苗木质量指数、大粒种根系生物量、中粒种根系生物量及总的植株生物量均显著提高。因此,连作逆境虽抑制咖啡生长,但对同源双根咖啡影响更大,异源双根通过其大粒种根系缓解连作逆境咖啡生长障碍。为进一步明确异源双根尤其是大粒种根系缓解咖啡连作障碍的可能机制,以不同分...  相似文献   
4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追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相比,喷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常规化肥施肥量的25%、50%和100%)均可促进香草兰茎蔓生长,增加花序数、花朵数及果荚产量,但增幅不同;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50%和100%处理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数量高于化肥对照。因此,生产上建议追施常规化肥用量50%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以提高香草兰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47.
研究分析3种不同密度槟榔园间作对成龄香草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香草兰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槟榔密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同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低密度槟榔园间作条件下,香草兰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最低。表明高密度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条件较适合间作香草兰,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48.
解磷细菌筛选鉴定及其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施用解磷微生物可减少肥料施用量,促进作物生长。采用磷酸盐生长培养基从香草兰种植园中筛选到6株可解磷的细菌,通过NBRIP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3 d后,菌株V-29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达到475.3μg/m L。经16S r 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氏菌。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V-29及其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由解磷细菌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香草兰茎蔓及根系干重,但单独接种解磷细菌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及接种解磷细菌均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49.
当前,随着人们越发重视饮茶和品茶,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但研究中发现,我国茶文化与古代绘画艺术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茶元素与绘画元素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其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绘画艺术和茶文化之间的联系,这对于促使我们更深程度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从香草兰种植园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解磷微生物——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在 NBRIP 液体 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 5 d 后可溶性磷含量达 475.3 μg/mL,培养基 pH 下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 标记后的解磷菌株 V-29 及其与有机肥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接种 V-29 或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香草兰植株干重、土壤有效磷含量;移栽 4 个月后,标记菌株 V-29 在香草兰根际 土壤中的含量可达 106 cfu/g 土壤。由此可见,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 可单独作为生物菌剂或与有机肥发酵制得微生物有 机肥后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减少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