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1篇
  33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建立甘薯品种(系)耐低氮能力评价体系,筛选耐低氮基因型甘薯材料和评价不同氮效率类型,为研究耐低氮甘薯生理机制和挖掘氮高效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来自国内外不同薯区的126份甘薯品种(系)为材料,低氮胁迫(0 mmol·L-1纯氮)和正常施氮(14 mmol·L-1纯氮)处理下,收集126个品种(系)地上干重、地上干物质增加量、地下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根冠比、蔓长、根长、叶数、叶绿素相对含量(CCI)、氮积累量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11个性状表征值,计算各指标耐低氮胁迫指数。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各甘薯品种耐低氮能力和氮效率类型。【结果】1)低氮水平条件下,不同供试甘薯品种(系)的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根长、蔓长、叶数、CCI、氮素积累量的均值低于正常氮处理,根冠比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均值高于正常氮处理;2)不同品种(系)的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根冠比、根长、蔓长、叶数、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高于正常氮处理,且其增幅排序为地上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地下干物质增加量>叶数>地上干重>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积累量>根长>根冠比>蔓长;3)对11个指标的耐低氮胁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2.67%,计算综合评价值Y;4)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叶数、蔓长、根长、根冠比、氮积累量、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耐低氮胁迫指数与Y值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氮积累量和地上干重5项耐低氮胁迫指数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86、0.81、0.79和0.73;5)建立Y值回归方程,选定耐低氮能力评价的8个指标,并进行系统聚类,划分甘薯基因型为耐低氮型、中间型、不耐低氮型3类;并对3种耐低氮甘薯类型的农艺性状和氮效率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论】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根长、蔓长、叶数、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为甘薯耐低氮能力评价的指标;13104-2/紫薯1号、宜宾红心薯、浙紫薯2号、渝紫3号、渝紫6号、漯紫1号和渝紫香10号7个为耐低氮型甘薯品种;耐低氮型品种的各性状表现好于中间型和不耐低氮型,其中,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蔓长和氮积累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2.
文中基于我国56家林业上市企业2010—2021年面板数据,从当期和中长期视角实证剖析企业科技创新、社会责任贡献与持续发展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当期还是中长期来看,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贡献对持续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至少5年内对企业持续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建议政府部门针对不同生命周期林业企业施以差别策略、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切入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渐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将专利授权等情况作为参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晋升的依据。林业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以卵黄抗体替代血清抗体判定SPF鸡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状态的可行性,人工接种ALV-J的SPF鸡23周龄时,分别从25只抗体阳性鸡及22只抗体阴性鸡采集血清和卵黄,比较不同稀释度的卵黄与血清中ALV-J抗体的阴阳性吻合率及ELISA检测S/P值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相对于血清抗体,将卵黄1∶400稀释,假阳性和假阴性最少,确定1∶400为卵黄最适稀释度。对40只攻毒SPF鸡和36只同批次单独饲养的空白SPF鸡在25~34周龄,每隔3周采集一次血清,每周采集一次种蛋,共采集304份血清样品和760份卵黄样品。血清按1∶500稀释,卵黄按1∶400稀释,所有血清和卵黄抗体用美国IDEXX公司ALV-J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同一只鸡同一时段采集的血清和卵黄样品严格在同一次ELISA中检测。结果显示,在25~34周龄,卵黄抗体检测判定结果与血清整体吻合率为82.5%~95%。上述结果表明用卵黄抗体替代血清样品检测来监控SPF鸡群对ALV-J的感染状态是可行的,疫苗生产企业可通过抽检SPF鸡场提供SPF种蛋的卵黄抗体水平来判断SPF鸡场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54.
为明确安康烟区烤烟新品种肥料适应性,以‘云烟97'、‘云烟99'、‘红花大金元,、‘中烟103,、‘云烟100'、‘NC297’、‘NC71’、‘兴烟1号’、‘K326(对照)’和‘云烟87’(对照)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抗病能力、原烟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施肥量的增加,各参试品种(系)株高、茎围和腰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加趋势趋缓.在抗病性方面,‘云烟97’、‘云烟99’、‘云烟100’和‘NC297,综合抗病能力较强.在经济性状方面,产量和产值‘云烟97’、‘云烟100’、‘NC297’和‘云烟99,品种在中等施肥水平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5.
中国荷斯坦牛脊椎畸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脊椎畸形综合征(CVM),是由在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一个隐性遗传缺陷基因所导致的,其纯合时可以造成妊娠奶牛流产、死胎或畸形,危害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在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脊椎畸形综合征引起了各国奶牛育种协会和育种者的关注,奶业发达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纷纷报道了在本国奶牛群中发现了脊椎畸形综合征的存在,都相应建立了种公牛遗传缺陷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和育种方案,有效降低了CVM对奶业发展的危害.本文就我国荷斯坦牛脊椎畸形综合征的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CVM背景、传播途径、危害性、控制措施及展望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省内部分饲料厂家生产的颗粒饲料进行了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循化饲料厂生产的颗粒饲料质量最好,马坊厂居第二位,其它三厂家生产的颗粒饲料质量较差,今后应大力推广使用前两厂生产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58.
肉羊三元杂交组合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道赛特、萨福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作为父本,以夏洛来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羊为母本分别进行杂交,筛选优良组合。试验分6个杂交组合,简称:道夏寒、萨夏寒和德夏寒。试验结果:萨夏寒一、二代羊的产羔率分别达222%和173%,比德夏寒组合高95和59个百分点,比道夏寒组合高6和1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杂交二代羊的产羔率比一代有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49和13个百分点。6个杂交组合羔羊出生重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在增重速度上夏、寒一代羊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为167g,比道、萨组合多增41g和34g,提高24.55%和20.36%,差异极显著(P<0.01)。道、萨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杂交二代与一代间在增重速度上无明显差异。因此认为,在开展三元杂交时利用杂交一代做母本是可行的,综合各项指标萨夏寒组合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59.
2005年3月26日,延边某熊场一黑熊突然倒地、四肢伸展、抽搐、口吐白沫。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为癫痫病。立即隔离病熊,采用发病前的预防治疗与发病时的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病黑熊进行了2个多月的持续治疗,最终痊愈。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