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7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选育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快 繁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香适宜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DCR;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DCR+6-BA 1.5 mg · L-1 +KT 0.5 mg · L-1+ IAA 0.4 mg · L-1,其芽增殖倍数为5.2 倍;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1.8 mg · L-1+ IAA 1.6 mg · L-1+ NAA 0.6 mg · L-1+6-BA 0.2 mg · L-1,其生根率达到100%。探索出适宜的驯 化、移栽和后期管理技术,使生根苗的移栽存活率高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开展龙脑型阴香 (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 造林初植密度和施肥试验,3 a 生试 验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处理对龙脑型阴香的生长(树高、地径和冠幅)有着显著的影 响,而且在主效因子(密度)、副效因子(施肥)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说明采用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的施肥处理可调节林分生长,选择合适的处理组合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初步 结论认为营建龙脑型阴香原料林其初植密度以株行距 1.5 m×2.0 m 为宜,即 3 330 株 /hm2 且以复合肥 (N:P:K=15:15:15) 作基肥和追肥(即试验的 D2F1 组合),可在幼林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龙脑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矮林经营中,企业和农户需预估可蒸 生物量,以便根据加工能力合理安排采收面积。研究以 3~5 年生龙脑型阴香矮林为对象,按照企业收 购标准,统一以 120 cm 为截顶高度、下部枝条全部保留的方法开展采收测定,在同一试验林中,分 别在 3.5 a 生林龄生长期为 1 a 时和 5.5 a 生林龄生长期为 2 a 时测定树高、胸径、冠幅、分枝数和可蒸 生物量 5 个性状。以线性和非线性的方法拟合单株可蒸生物量模型,用 R2、RMSE、AIC、BIC 等指 标评价并筛选出最佳模型,筛选结果是 2 a 生长期最优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分别 DB=0.625H+0.076HDD, DB=0.091HDD+0.000 017 8HDD2 ,1 a 生长期的分别是 DB=-1.646H-2.734D+4.134C+1.252HD,DB=-1.356 H+0.907H2。4 个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估算的相对误差分别是 16.680%、14.107%、2.036% 和 20.543%。企业 可依模型估算可蒸生物量,合理安排采收面积。  相似文献   
14.
次生林,特别是受到强度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所占比例很大,在发展中国家犹为突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林区居民的生存需求,次生林不但得不到合理的经营,而且不断遭到破坏,物种越来越单一,林地退化。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林分虽然受到保护,但仍然缺乏必要的经营活动,生态和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要靠自然力量使次生林发育成为良好的生态系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能要一百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的资助下,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广东新会和海南通什开展了“旨在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热带地区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在干扰破坏较严重的次生林中引入具有较好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优良物种,使林分物种增加,林区居民能从经营中取得非木质产品的经济收益,达到保护和促进次生林的生长发育的目的,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在广东新会热带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区活动中,选择101个引入物种进行试验研究,其中区域缺失和退化的乡土树种68种,占67.3%;外来树种13种,占12.9%;非木质产品物种20种,占19.8%。总结了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中物种选择的原则、方法和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修剪诱发母株促萌技术,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4~12;选用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以黄泥心土及过筛的干净河沙作扦插基质,在春秋季扦插,穗条经合适的生根促进剂处理和科学的管理,扦插生根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7.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提高精油得率为目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叶片采摘季节、叶 片鲜度、叶片浸泡时间和破碎处理以及不同的蒸馏方法对龙脑型阴香 (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 ) 精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0-12 月至次年 1 月采叶,以新鲜叶片,叶片不需浸泡和简单破碎 处理,采用隔水蒸馏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精油得率。  相似文献   
18.
以选育出的37个黎蒴Castanopsis fissa优良家系最优单株的二代半同胞子代为材料,在广州市广东省龙眼洞林场进行生长测定.造林7m后调查分析树高和地径的生长表现,发现黎蒴二代家系间树高和地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9.8%和36.1%,表明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运用生长量比较法筛选到二代优良家系11个,其树高较普通生产种增加了63.6%~109.2%,地径提升了52.7%~86.7%,两个性状综合提高了58.0%~97.6%,说明黎蒴二代优良家系在南亚热带具有较好的早期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天然分布的208株樟树优树自由授粉子代为对象,在粤东河源开展遗传测定,分别测量了9 a时的3个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与2个形质性状(通直度和树干数)指标。结果表明:上述5个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变异受较强程度的遗传控制,其中家系遗传力为0.56~0.85,单株遗传力为0.23~0.82。遗传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生长性状间紧密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90,但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以及形质性状相互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相关。利用综合选择指数I c和20%入选率筛选到生长和干形优良的家系共41个,其生长性状均具有较高遗传增益,但形质性状的遗传增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在我国南方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其经营质量高低尚无一个量化的评价模型.为了促进尾巨桉人工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并利用YAAHP软件,选取森林结构、生长量、土壤肥力和群落稳定性4个一级指标和胸径、树高、郁闭度等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尾巨桉经营质量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在佛山市云勇林场7年生尾巨桉人工林中根据抚育程度由小到大顺序选择A、B、C3块林地各设置2个样方,应用该体系对其经营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表明:(1)尾巨桉林地权重大小顺序为B>C>A,说明了尾巨桉各林地经营质量等级,其中B林地为优,C林地次之,A林地较差;(2)质量综合评价值Q值大小顺序为:B>C>A,说明抚育程度中等的林地质量最好,其次为抚育程度较高的林地,抚育程度最低的较差;且B林地质量评价为良,C林地和A林地质量评价均为中等;(3)一致性检验的CR值为0.0035,远小于规定的阈值0.1.基于林地权重、综合评价值和一致性检验值,综合各林地实际质量情况,验证该评价体系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