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7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龙脑樟原料林培育导致龙脑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borneol优良无性系苗木市场需求旺盛,而扦插育苗是目前培育低成本无性苗木的唯一方式。研究以轻基质为扦插基质,应用2种不同的生根促进剂开展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扦插龙脑型阴香,可以获得57.87%以上的扦插成活率,利用生根剂处理插穗,成活率可提高13.59个百分点,选用的2种生根剂(自配生根粉和强效生根壮苗剂)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1.11%和71.91%,表明以轻基质培育龙脑型阴香扦插苗是可行的,但成活率仍有提高的空间,相关配套技术需要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林分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次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组成种类以桃金娘科、樟科、五加科等热带、亚热带特征较强的科属为主,形成以红鳞蒲桃、鸭脚木、浙江润楠、芳槁润楠、樟树等为优势种的几种森林群落。由于林分主要是由受严重干扰的植物群落恢复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普遍质量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研究分析了羊台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群落类型、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优势科及组成比等,提出了地带性乡土树种、景观和环境友好树种选择的建议,对森林公园的次生林改造和森林保育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3.
以前期选育的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 6个优树无性系为材料,在福建寿宁、广东东源、广西钟山开展区域性试验,通过测量生长与精油性状发现,生长性状(树高、地径、胸径和树冠截面积)、鲜叶含油量和精油中4-松油醇占比在无性系水平上以及地点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精油资源林培育中无性系遗传特性与生境适应性均很重要。6个无性系精油中的4-松油醇占比均超过30%,即达到国家标准GB/T 26514-2011要求。综合选择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钟山适宜推广无性系YHB1、YHB2、 YHB3,福建寿宁适宜种植无性系YHB1和YHB2,广东东源适宜发展无性系YHB1、YHB2、YHB3和YHB4。  相似文献   
34.
黎蒴是亚热带重要的优良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生态及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文章介绍了黎蒴的分布和生态及利用价值,对其良种选育、苗木繁育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进行归纳,为黎蒴的繁育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2007年在翁源布置黎蒴林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林,2.5年生时开展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度、肥料配比及坡向、坡位对黎蒴人工林的早期生长存在均呈极显著的影响;初步认为营建黎蒴人工林应合理密植,并选择合理配比的专用肥,尽量避免在西坡和山脊造林。  相似文献   
36.
依兰香(Cananga odorata)为热带木本香料植物,树姿优美,花期长,花香浓郁,原产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本研究从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引进4个依兰香种源,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发现:1.5 a生依兰香苗期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其中,5M种源生长较快,其树高达0.55 m,地径0.61 cm,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3.5 a生种源试验林平均树高可达4.32 m以上,地径10.44 cm以上,胸径6.38 cm以上,且生长发育正常,无病虫害,抗寒能力较强;种源1K和3L较早进入始花期;从适应性和早期生长表现来看,种源2P和5M优于种源1K和3L。这些研究为我国香料植物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利用,以及在城市林业中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7.
木荷扦插不同生根剂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木荷(Schima superba)良种推广,开展木荷扦插育苗技术研究,以3种常用的生根激素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自配生根粉(T1)处理木荷穗条效果最佳,成活率达82.17%,生根率达69.20%,根系数量较多且均匀;其次是根太阳(T2),成活率达80.52%,生根率为74.88%,根系不够均匀,处理内的穗条根数和根长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轻基质与黄心土两种不同基质育苗效果,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桃花心木 (Swietenia mahagoni)、闽楠(Phoebe bourne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5 个主要造林树种,开展轻基质与黄心土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苗保存率总体比黄心土苗高 1 个百分点;轻基质苗高、径生长量明显优于黄心土苗,平均苗高高出 16.3 cm,平均地径高出 0.3 cm;生 长节律比较显示:芽苗移栽后,轻基质苗比黄心土苗恢复快,高、径生长快,且苗木整齐均匀,轻基质 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比黄心土苗低 1 个和 5 个百分点。因此认为轻基质育出的种苗质量高。  相似文献   
39.
木荷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广东20多个县市的211个木荷优树培育嫁接无性系为试材,分析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的变异情况,探讨苗高、地径等生长量及叶片SPAD值与优树原产地气候、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生木荷苗高、地径、冠幅的平均值为45.57、0.72、30.00 cm;各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粤中丘陵山地种源的苗高生长较快;选出10个生长表现较好的无性系,其树高、地径和冠幅比群体均值提高58.4%、28.5%和42.4%。相关性分析表明,木荷无性系大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在中等以上,而与气候、地理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木荷种源间、无性系间叶片SPAD值的差异性极显著,说明不同木荷种源间、无性系间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也有差异。SPAD值与生长性状、气候、地理因子均没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叶绿素相对含量不受生长性状以及原生地气候、地理因子影响。而叶片不同部位的SPAD值差异极显著:叶基叶中叶尖。各部位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6以上,叶中与叶片SPAD均值的相关系数达0.99,可直接测取叶中部位的数据进行分析,快速测定叶片SPAD值。  相似文献   
40.
研究52 个乔木树种纯林的碳储量,分析其固碳能力差异,为碳汇造林选用乔木树种提供参考 依据。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1 年生的乔木树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52 个树种生长量和树干、树枝和 树叶的含碳率。按照平均木法,算出平均木生物量,结合平均含碳率、林分密度与保存率,估算碳储量。 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碳储量差异极大,最高碳储量(厚荚相思Acacia farnesiana)比最低碳储量(紫 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相差约20 倍,年均碳储量在10 t/hm2 以上的树种有含羞草科的厚荚相思、大叶 相思A. auriculiformis 等5 个树种,年均碳储量在5~10 t/hm2 的有灰木莲Manglietia glanca、红荷Schima wallichii 等18 个树种。以保存率和单位面积碳储量2 个主要性状作聚类分析,可将52 个树种按固碳能力 划分成4 种类型的碳汇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