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比较分析了在辽西北沙地环境下培育的5个种源元宝槭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叶片水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整株水力导度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的生长及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生长量方面以辽宁四合城种源苗木最高,辽宁章古台次之,其它种源较低,主要生长指标以单株生物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程度最高。生长表现较好的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苗木的水分状况较好,光合气体交换能力较高,同时苗木的整株水力导度也更高。综合分析,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在辽西北沙地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较为适宜在该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辽宁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危害基础上,以阜新为例,从农业、水利、畜牧业、林业4个领域系统总结制约沙地植被恢复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为了科学恢复重建沙地植被,提高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针对近10年来气候变化、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造成新沙源等问题,从有效预防、科学恢复、提高建设水平、提升经营水平、加强研究示范5方面提出相应对策:1)有效预防,要转变生产方式,严于执法,积极推进立法和新机制的执行力;2)科学恢复,优先采取恢复天然植被,建设人工植被时提倡适度造林;3)提高建设水平,要努力提高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水平,探索生态移民等植被建设的新模式;4)提升经营水平,正确评价现有人工植被,找出科学经营的方法;5)研究示范,研究主要生态修复技术,建立主要植被恢复的软、硬件示范.提出的对策可为有关部门和人员合理恢复、高效建设、科学经营沙区人工与天然植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从紧跟时代脉搏、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提高自我;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合作共享等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神东矿区文冠果营养杯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东矿区文冠果的营养杯育苗技术。[方法]以营养杯规格、装杯粒数、营养土类型、覆土厚度和种子等级为因子设计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以上因子对文冠果营养杯育苗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得出适宜神东矿区文冠果营养杯育苗的组合为:营养杯规格15cm×15cm、种子装杯粒数1粒、营养土类型为腐殖酸土、覆土厚度5cm。[结论]试验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培育的文冠果苗木可用于神东矿区下一生长季的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立地类型植被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地、林地4种立地类型的植被种类、数量、盖度、丰富度、生物量等因素,分析了其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立地类型所分布的植被种类数量相仿,其中固定沙地较单一,林下种类相对丰富;就物种多样性而言,固定沙地多样性略低;植被生物量差距较大,最大的是固定沙地,最小的是流动沙地;有机质的积累则是林内较高。  相似文献   
16.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章古台沙地自引种樟子松成功后,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及其防治方法。通过选择最佳种源、培育优良无性系、降低造林和经营密度、营造混交林、合理修枝等措施,结合化学与生物防治,控制林分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在神东矿区大面积种植文冠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文冠果施以不同种类的底肥和不同剂量的保水剂,以成活率、地径增长量、新梢均长和最长新梢长为指标研究不同基质组合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底肥对文冠果的成活率和地径增长量影响最显著,底肥与保水剂的交互作用对其新梢均长影响最显著,底肥、保水剂、底肥与保水剂的交互作用对其最长新梢长影响均不显著。羊粪与150 g保水剂组合的文冠果的成活率最高,其均值可达78.38%,地径增长量最大,其均值可达1.337 mm。羊粪与50 g保水剂组合的文冠果的新梢增长量最大,均值为102.8 mm。[结论]在神东矿区栽植文冠果移植苗时施用羊粪+150 g保水剂的基质组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章古台地区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方法]以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油松(P.tabulaeformis)、彰武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 et L.cv.Zhangwu)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生物量等,分析其在物种组成、生长状况、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4种人工林林下分布草本植物共21科36属39种.不同树种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分布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樟子松林、赤松林、油松林下形成了以马唐为主要优势种的草本植物群落.樟子松林下盖度和生物量最大,彰武小钻杨的盖度和生物量最小.通过比较4种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认为彰武小钻杨林下草本植物群落中没有绝对优势的草本植物,不确定性较高,草本植物分布不均匀;樟子松林下形成了以马唐和虎尾草为主的、稳定的、分布均匀的草本植物群落.[结论]从4种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看,要加强对赤松林、油松林和彰武小钻杨林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明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钾素释放的特征,对风沙土的土地利用和肥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和方程拟合方法研究辽宁章古台地区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过程、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分为快速释放(18~<90 h)和缓慢释放(90~520 h)两个阶段,释放量普遍呈现0~<20 cm表层土壤大于20~40 cm底层土壤;不同土地利用对非交换性钾释放有积极作用,其中0~<20 cm土层,阔叶林的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最大,在20~40 cm土层则为水田最大;Elovich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6~0.98,SE为0.97~2.78,是风沙土非交换性钾释放过程拟合最好的方程,其次是一级动力学方程,方程参数可以描述风沙土的供钾能力;表层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与土壤钾素含量密切相关,底层与土壤胶体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