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8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草莓在整个生育期中对钾的需求量仅次于氮。生产中使用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KCl)和硫酸钾(K2SO4)。氯化钾含氯离子较多,施用过量会抑制植物的发育,但氯又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为了既可足量补充钾,又能合理供给氯元素,使草莓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佳,笔者进行了硫酸钾和氯化钾的配比试验。 试验在山东省济南市董家镇张而村冬暖式大棚条件下进行,土壤为普通褐土,pH值7.5,有机质含量低。供试品种为宝交早生。试验设不同量硫酸钾与氯化钾配比作基肥,每个施钾肥的处理均折合30kgK2O/666.7m2。其他用肥为每 66…  相似文献   
22.
芦竹(Aroundo donax L.)为多年生常绿植物,抗干旱,具一定的耐盐碱能力,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生长。本文结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芦竹引种和造林试验以及其它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芦竹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3.
黄河三角洲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5年生白刺林和新淤地上18年生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刺造林后显著地促进了土壤脱盐,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新淤地上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培肥地力;不同类型林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果没有差异,杨树、刺槐行间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生物肥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促生作用的优势细菌,以发酵鸡粪(DCM)为吸附载体制成冬枣生物有机肥(DBF),研究了DBF、普通生物有机肥(NBF)和DCM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BF处理相比,DBF降低了冬枣根际土壤的pH值,提高了根际土壤的电导率和阳离子代换能力;DBF显著提高了冬枣根际土壤中的磷、钾及部分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但对碱解氮含量影响较小;不同肥料对冬枣根际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产生了很大影响,DBF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有机碳和胡敏酸的含量,提高了胡/富,对富里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DBF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的含量,同NBF处理相比,DBF可使冬枣根际土壤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40.70%、32.54%和59.14%;此外,DBF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中的氯氰菊酯含量。施用普通生物肥料和发酵鸡粪并未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从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微生物有效地改善了冬枣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5.
采用树木行间两侧不同距离断根的方法,研究了断根措施对I107杨和沾化冬枣的生长调控作用。杨树断根以促进生长为研究目的,而冬枣断根以抑制过旺营养生长,提高果实产量为目标。试验结果表明,两侧8倍胸径距离断根显著提高了杨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在处理后短期内(35 d),杨树叶片N、P、K和生长素质量分数显著减少,降低了叶片光合速率;但是随着根系生长的恢复,在161 d时上述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对冬枣断根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侧3倍胸径距离断根能够显著降低枣头二次枝的长度和数量,没有明显影响到当年冬枣产量,次年则使产量显著提高了8.73%,同时果实Vc和可溶糖质量分数也得到显著增加。3倍和5倍胸径断根虽然降低了冬枣叶片的N、P和K质量分数,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断根在短期内促进了枣头二次枝IAA质量分数的增加,在161d时IAA质量分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6.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边坡。选择优良护坡植物对提高公路绿化、特别是山区公路绿化的防护效果,改善行车环境有重要作用。同时,山东及广大北方地区常常遭受干旱危害,如何进行抗旱栽培,提高苗木成活率也是公路绿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作者结合京福路济南-泰安段的绿化实践,提出了适宜的选择优良护坡植物种类,并且探讨了高速公路绿化中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7.
以6年生I-107欧美杨为试材,研究了CK(对照,习惯施肥)、T1(断根+习惯施肥)、T2(断根+有机肥)、T3(断根+有机肥+覆膜)和T4(断根+有机肥+覆膜+灌溉)等不同措施对杨树生长及根际土壤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4处理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数、真菌数、微生物总量及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其中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90.02%和134.64%;还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活性及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和土壤电导率值,但明显降低了pH值。在4种组合措施中,以T4处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率最高,分别较CK提高77.42%、113.94%和83.17%。同T4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对杨树生长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作用较小。综合分析认为,断根、有机肥、覆膜和灌溉等措施的协同作用对I-107欧美杨生长的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对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受威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9.
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湿地群落的土壤和植被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湿地的土壤和植被特征,用时空替代法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湿地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湿地土壤含盐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间主要养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群落、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建群种的重要值分别为65.47%,36.23%和34.50%,1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分别为65.47%,30.43%和15.41%,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分别19.90%,33.33%和79.67%。随着演替的进展,建群种和1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降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升高。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都为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盐地碱蓬群落。因此,演替不同序列湿地的土壤和植被存在明显分异。图1表3参15  相似文献   
30.
褐煤腐殖酸对铵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铵浓度、处理时间及介质pH对2种褐煤腐殖酸吸附铵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褐煤腐殖酸对铵的吸附等温式可用Freundlich等温曲线描述,其动力学吸附方程用Elovich方程描述最佳。在pH7.04时,介质pH的升高有利于铵的吸附。当pH4.03时,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当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